名家筆陣:全民逼救市惹批評

中港兩地政府因應各自本身股市的異常情況,都曾伸出「干預」之手救市,香港在九七年動用大約1千億港元公帑,最終把來犯的國際基金大鱷打退,整個行動完全透過市場正常的交易行為進行,沒因為是「政府行為」而得到特別禮待,也沒把市場參與者,尤其是上市企業和券商等捲入救市漩渦,完全是依靠政府本身的資源進行,縱然曾面對敗退的國際基金大鱷的猛烈抨擊,卻仍然是理直氣壯。

公安介入 值得商榷

中央這次由於內地股市「崩跌」而出手打救,做法在新興市場而言,原本並非是一樁甚麼大不了的事,然而整個救市過程採取的手段,除出動不同部委外,還把市場持份者如上市企業的主要股東、銀行、證券商都捲入救市漩渦,甚至最終還出動公安,直接介入事件,做法顯然有值得商榷之處,同時讓國際對於這次救市行動有了抨擊的口實。

要影響股市,政府暗手之下的其中一項「干預」行為,常見做法是透過調控市場利率與銀根,聯儲局每次議息及議息結果,便最明顯牽動股市脈搏,影響投資信心,人行因應經濟情況也經常作如是安排,自內地股市去年下半年開始上升,直至今年上半年,印象中人行曾數次進行所謂的「降準」,即下調存準率,這個動作一般被認為是導致市場銀根更寬鬆,刺激更多資金進入股市,致那段時間內地股市急升的其中一個原因。

牽連廣泛 風險重大

今年六月廿七日,滬綜指暴跌7.4%後,人行曾隨即雙管齊下,宣布減息及定向下調存準率,明顯是讓市場有更多資金供應並進入股市,藉此讓下滑中的股市穩定下來的一項「干預」行動。

人行這個舉措在情在理都屬正常做法,然而當人行上述這行動沒奏效,大市仍持續下滑,有關規管單位情急之下採取一連串所謂的「救市」措施,很多地方有值得關注之處,我觀察認為或未經深思熟慮,故有些地方確違背市場自由操作的基本原則,也忽略有關措施可能會為捲進救市漩渦者帶來重大風險。

干預市場方法拙劣

參與這次救市的規管單位有內地的人行、證監會、銀監會、保監會、國資委,甚至最後還包括公安部,本來是一次全方位的官方救市行為,可是由上述個別單位主導的救市措施,卻把市場參與者或持份者,如銀行、券商、公募基金、國企、民企、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等,一一捲進救市漩渦中,變成一項全民參與的救市行動,而並非是一項單純政府的救市行為。

最終問題癥結是,上述被捲進救市漩渦的,都是主動參與?抑或在行政指令下,無可避免必須參與?若是後者,這次救市便難免會受干預市場自由運作的批評。

(從港股市場A股化說到內地股市之五)

(待續)

免責聲明:本文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作者所屬任何機構之立場。

許照中 

六福金融主席兼行政總裁,從事證券業40餘年,曾任港交所上市委員會及政府委任獨立非執行董事等職務,現時亦是多家於港交所上市的公司之獨立非執行董事。

作者:許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