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論縱橫:互聯互通 宜按步就班

近日,中英雙方在北京進行了第七次中英經濟財金對話。此次對話中英雙方共達成53項成果,這其中就包括雙方支持上海證券交易所和倫敦證券交易所就互聯互通問題開展可行性研究。通俗地講,就是研究「滬倫通」的可行性。

開通「滬倫通」對於中國股市的積極意義是顯而易見的。它不僅是中國股市進一步對外開放的又一實質性步驟,也有利於為中國股市引進更多的投資者,更重要的是,此舉有利於進一步讓世界投資者了解中國股市,提高中國股市在世界市場上的地位。也正因如此,就「滬倫通」事宜進行可行性研究很有必要。

但這種可行性研究並不意味着「滬倫通」馬上就來了,從「滬倫通」的可行性研究,到「滬倫通」的正式推出,這中間應該還有一段過程。而在「滬倫通」正式推出之前,對於中國股市來說,有必要先把「滬港通」、「深港通」的事情做好再說。

暫時並無迫切需要

就「滬倫通」的推出來說,雖然有其必要性,但實際上卻缺少緊迫性。畢竟對於中英雙方的投資者來說,由於兩國相距遙遠,兩國投資者對對方的股市都缺乏必要的了解,因此彼此投資對方股市的意願並不迫切。

而且由於倫敦與北京之間有8小時的時差,導致兩地股票不能同時交易。當中國股市交易的時候,英國投資者還在睡夢中;而當英國股票開市的時候,中國投資者差不多要結束一天的工作了。可以說,與「滬港通」、「深港通」相比,「滬倫通」有着先天的劣勢。

需先提高監管水平

當然,在推出「滬倫通」之前先把「滬港通」、「深港通」的事情做好,這也是為了更好地推出「滬倫通」做準備。其實,在資本市場互聯互通的問題上,目前的當務之急是開通「深港通」。在此基礎上,再把「滬港通」、「深港通」的事情做好。而不論是「滬港通」還是「深港通」,顯然不是「一通了之」,更重要的是取長補短。尤其是對於A股市場來說,要學習香港市場一些好的制度與做法,使A股市場也變得成熟起來。

如果A股市場始終都是一個投機炒作的市場,不僅投資者不成熟,而且監管者的水準也得不到提高,那麼「滬倫通」的開通就有可能給A股市場發展埋下隱患。比如在本輪股災中就有國際投資者成為A股做空的重要力量,如果在這方面的監管得不到加強與提高,那麼「滬倫通」的開通,不排除給中國股市帶來更強大的做空勢力。

獨立財經評論員 皮海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