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認按部就班 着眼長線投資

中港基金互認實施倒數不足一個月,昨日在深圳開壇舉行工作坊反應相當踴躍,兩地業界均磨拳擦掌希望搶佔先機,尤其內地正值多年一遇的大牛市。不過,正因風高浪急,基金互認工作亦宜按部就班,勿將基金作為長線投資的原意,變作投機炒賣的工具。

初期兩地基金額度各為三千億元人民幣,但兩地規模相當懸殊,人口相差逾百倍,單就內地註冊基金數目及資產規模經已遠超香港,而股市表現亦背馳,滬綜指昨已登上五千點大關,過去一年往績收益率之高冠絕全球。基金互認七月鳴笛,但只是開始接受業界申請,正式推出市場的時間將較後,市場變化難料,基金公司務求先打開門做生意。

毫無疑問,內地市場是塊很大的蛋糕,但市場胃納又出奇地小。滬港通實施以來,額度僅用去小部分,港股基金和ETF反應時冷時熱,仍未擺脫一窩蜂形態。基金互認初期之三千億元人民幣額度基本足夠有餘,目的是提供渠道讓投資者參與對方市場,眼光也應放於長遠,可是近期股市過於狂熱,反而不利基金的市場定位。

業界認為未來在多方面均有放寬條件,除了額度之外,內地仍限制境外投資不得超越基金規模一半,而初期僅得股票和債券兩大類,黃金、商品、保證和保本基金均欠奉。基金互認的精髓應該是提供對方所無的特有品種,否則各基金大同小異何須隔山買牛?現在投資對方股票市場相當方便,有心水的可直接透過滬港通買股,不知如何選擇的亦有各種類型ETF任君選擇,基金要吸引投資者認購不能故步自封。

監管當局強調初期以簡單和謹慎為原則,作為互相摸索之適應期是無可厚非。以香港的經驗,投資者認購基金亦傾向於簡單、穩健和保守;內地基金則較為進取,甚至重倉買進創業板股份,內地「基民」亦喜歡將基金當股票炒,「細價基金」如細價股般較受歡迎,即使基金的買賣文化也南轅北轍。

中港證券互相投資早非新鮮事,近年RQFII基金、QDII基金和ETF等百花齊放,但中港基金互認可增多選擇性,俗語說:有競爭才有進步,並期待將來擴闊品種後可使投資更趨多元化。然而,新政初期影響力不宜期望過高,更不能預期資金因此會大量流入,開啟便捷之門更須研究如何活化,讓本港的龐大人民幣資產不再局限於做定存,讓內地投資者出海拓闊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