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筆陣:指數ETF懶人之寶

投資分析理論五花八門,學術界對金融市場是否有效率亦南轅北轍。對普羅大眾來說,投資分析易學難精,而工作忙碌、未必有足夠時間去打理財富的話,被動式管理的指數ETF,可作為化繁為簡的理財工具。

吼國指博H股追落後

金融經濟學中,「效率市場假說」(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可謂最富爭議、而又影響深遠的理論之一,該理論由一三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法馬(Eugene Fama)於七○年發表,法馬以實證數據指出短期股價的不可測性。

「效率市場假說」的主要理念在於,對股價有影響的訊息,如果是市場預期之內的話,早已反映在股價之上;如果訊息是意料之外的話,股價便會因應這新訊息而快速作出反應。因為股價基於隨機的新訊息作變化,所以短期股價變化亦近乎隨機漫步(Random Walk),如是者,投資者便很難賺取高於大盤指數的回報率。

投資管理模式有兩種主流投資風格,分別為主動式管理(Active Management)及被動式管理(Passive Management)。兩種模式理念在於投資者是否相信金融市場有效率運作,兩者並無絕對優劣。

深信資本市場缺乏效率的投資者,認為股價變化有迹可尋,會透過研究宏觀經濟、企業財務報表等,作基本分析來選股;或研究過往股價及成交量的圖表指標作技術分析。主動管理模式雖有優點,但對大眾來說易學難精,亦要花時間打理。

如果相信市場相對有效率,被動式管理的指數基金不失為化繁為簡的選擇,經交易所買賣的指數基金(指數ETF)是較普遍的指數基金產品。最為港人熟悉的指數ETF,相信是追蹤恒生指數表現之盈富基金(02800)。盈富於九九年末時以12.88元上市,持有至今價格總回報逾80%,加上每年約3%的派息,年度化回報約為7%,對穩健的投資者來說相當不錯。

較進取的投資者可考慮追蹤國企指數的ETF。中性偏鬆的貨幣政策令A股走出多年陰霾,本地國指現時的預期市盈率僅為8倍,遠低於過去十年的13倍平均市盈率。近日恒生AH股溢價指數升至130水平,反映現時H股估值明顯地被低估。

長揸大盤可穩健增值

如果擔心摸頂,可以考慮以平均成本法,定期定額投資於恒指或國指的ETF,這可以避免單次買入後價格上落的短期風險。大盤指數成分股不斷更替、汰弱留強,實證數據顯示,長期持有大盤指數組合的表現,雖然不算十分驚喜,長線而言卻是操作簡單、風險可控、讓財富穩健增值的選擇,強積金的每月供款也可參照同樣方法。

(中大經濟學系講師葉德生參與本文)

莊太量

中文大學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及南京大學思源講座教授,著有《人生煉金術的7大抉擇》一書及300餘篇論文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以及本地報章,並曾任中央政策組非全職顧問,現為標準工時委員會及交通諮詢委員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