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價冧 中國利弊參半

原油及商品價格下瀉,有指中國可伺機趁低價增加石油儲備及鐵礦石等,對中國有利,但有分析擔心,由於今年中俄簽訂長達30年、金額為4,000億美元的原油供應協議主要以美元計價,以現時國際油價跌幅,或令中國蒙受一定虧損。

澳估鐵礦石價跌見60

事實上,過去五年中國已先後多次趁油價下滑而增加戰略油儲,特別是今年八月以來,內地進口原油平均量為2,500萬噸,但進口金額已由八月的195.2億美元降至十一月的164.1億美元,或可彌補中俄簽訂原油協議帶來的不利。此外,統計局上月披露,國家石油儲備一期工程已完成,儲量約9,100萬桶,相當於內地兩周原油進口量。有能源諮詢機構估計,加上現時在建的石油儲備二期工程,中國石油儲量可達1.7億桶。

鐵礦石供需持續失衡下,今年來鐵礦石價格已挫48%。摩根士丹利昨發表報告下調明年及一六年鐵礦石平均價格預測,其中明年下調9%至每噸79美元,一六年均價更大幅下調14%至每噸75美元。澳洲政府昨唱得更淡,料未來兩年鐵礦石價格將跌至每噸約60美元。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世界發展研究所副所長丁一凡認為,是次俄羅斯危機可能會為中俄雙方合作帶來更多機遇,這意味俄羅斯可能會向中國轉讓更多先進技術和產品。

本幣互換 華恐損失大

惟內地財經評論人葉檀認為,十月十三日人行與俄羅斯央行簽署規模為1,500億元人民幣與8,150億盧布的雙邊本幣互換協議,認為在盧布下行時,以固定匯率互換貨幣無疑等同直接送錢。她指,中俄之間若不以美元結算,最好的辦法是建立自貿區或以貨易貨,中國需要能源原材料,俄羅斯需要工業產品及金融市場,雙方可互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