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筆陣:存款保險衝擊內銀

「聖誕鐘,沽滙豐」,那麼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明年經濟作了部署,繼續深化改革,內銀股又將如何?內地啟動了存款利率市場化,率先放開的是五年檔期管制,繼而宣布明年推出《存款保險條例》。商業銀行在兩項政策衝擊之下,預計面對新一輪洗牌壓力。為此,筆者接受湖北省一間銀行的管理層邀請,分享影響深遠的保險制度。

小型銀行難以匹敵

綜觀環球存款保險,美國早於一九三○年代經濟大蕭條期間全國立法實施,一九六○年代印度和加拿大跟隨,英國在一九七○年代推行,香港直至二○○六年才有。有趣的是,美國先有存款保險,三十五年後才推動利率市場化;本港則相反,先放寬「利率管制」,五年後才訂立《存款保障計劃條例》。但兩者結合,最終對銀行影響相近,美國數百間銀行倒閉,香港本土銀行則陸續被跨國機構吞併。

「存款保險」按銀行倒閉概率繳納不同保費,銀行(退出市場)停止經營時,存戶獲基本賠償保障。顧名思義,「存款保險」保障了公眾存款安全。另一方面,銀行為了爭取較佳的保險的費率,亦會加強經營管理,減低倒閉機會。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簡單,不少銀行因此被推向死亡懸崖。首先,當廣告重複推崇保險概念的同時,客戶關注安全意識,除了受保額度外,存款逐漸離棄小銀行,小額經營的銀行何以維生?

其次,按人行「徵求意見稿」第九條所示,保費率高低將視乎銀行風險狀況。根據美國機制、巴塞爾資本充足率的四大風險因素(資產、市場、操作、流動性),或香港CAMEL模式(C-資本、A-資產質素、M-管理能力、E-盈利水平、L-流動性)等要求,降低風險的解決辦法分別為直接(補充資本)和間接(加強監控)兩種,但最終仍導致成本上升,尤其小銀行募集資本的代價,難與大行匹敵。

再者,規模效益是另一致命傷。大銀行開發系統的能力較佳,本年四月獲銀監批准的六大行可「實施資本管理高級方法」,令控制成本較其他銀行佔優。

監管與競爭齊夾擊

最後,利率市場開放令競爭白熱化,存貸利差收窄對存戶或借款人士皆屬喜訊。

然而,商業銀行在這方面收益將成「雞肋」。若計劃轉型拓展中間業務,例如財富管理的私人銀行、或為企業提供諮詢服務的投資銀行等,大銀行涉足國際層面,優勢毋庸置疑。雖然部分內銀力拓成「社區銀行」,大舉插旗建點,數年不設盈利要求,但按國際經驗,依賴存貸業務的模式,其成效令人質疑。

存款保險可比喻為「監管」,而利率市場化則為「競爭」。商業銀行面對「監管」和「競爭」兩大政策的前後夾攻,傳統零售業務為核心的地方銀行難以轉型,前景令人憂心,必須有更周詳策劃才可望逆境求生。

陳鳳翔博士

具三十年經驗的資深銀行家,現為香港城市大學客座教授及MBA課程助理主任、香港銀行學會高級顧問、教育局資歷架構的銀行業培訓諮詢委員,分別於英國和香港取得金融學等三個碩士及博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