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場對香港投資者而言,既近且遠,想碰又不敢碰。無論如何,處身此刻大時代,現在投資者是時候考慮A股了。
面對A股近期的狂牛表現,香港投資者心中充滿問號,近日,當筆者接受內地央媒專訪時,也被問及A股牛市的成因,看來問號不但是來自香港,內地市場同樣充滿疑惑。
年初時,大家還擔心2,000點能否守住,年底時大家心紅到明年是見四千、還是五千。與此同時,投資者依然心存困惑,紀錄能天天破嗎?股市狂牛的新常態能維持多久?大家心裏都在擔心,這輪暴發戶式的爆升會否透支未來的股市的動力,甚至會破壞長線股市的基礎。
從側面看,中國目前擁有全球最高的儲蓄率、最龐大的外匯儲備,同時,社會還擁有3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基本養老金、1萬億元住房公積金結餘資金,原則上均無投入股市。此外,內地也有近3萬億元保險資金可以投資股市,而目前只投放了約1萬億元。在未來,筆者估計資金亦會從理財產品和儲蓄領域流入股市,而公募和私募基金也將再次蓬勃發展,從資金角度去看,內地股市從不缺錢。
經歷上周的急漲,滬指昨日曾經一度急跌,之後又呈現U性波動,震盪的形勢看似開始呈現。無可避免,股市在短時間內或將出現較為強烈的波動,而縱觀近日形勢,券商、自貿區、軍工、航空航天等板塊表現相對較佳。
A股瘋漲,但是內地普羅大眾賺到錢嗎?好像沒有。上周某個交易日,指數雖然上升超過4%,但是逾2,500家的上市企業中,升幅能超越5%的,其實只有251家。
舉個例子,當日能跑贏大市的板塊有內地券商、航天、石油行業、軍工、銀行、期貨等,而跑輸的板塊則為在線旅遊、高鐵、煤炭開採、水利、交運設備、移動支付及園區開發等。兩個領域範疇均極廣,若投資者踏錯腳,財富或許只能在身邊擦過。
因此,投資市場不可麻木,必須有根有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本周召開,將為一五年內地經濟發展勾畫出框架。
筆者估計會議的重點依舊會聚焦在結構性轉型、環保以及配合國家及城鎮化發展的社會保障、醫療保障、戶籍改革等等的深層次改革。
對於中國經濟而言,牛市是推動經濟發展及改革的重要引擎,投資者對中國深化改革正恢復信心,改革釋放了未來增長動能的預期,大家期望這動能將轉化為牛市的基礎。牛市所產生的財富效應,將支撐內需市場及投資市場,活化經濟。
自十八大以來,中國的行政體制改革如箭在弦,陸續取消了600多項審批。在金融改革中,利率及匯率市場化為未來重點改革方向。此外,水電煤等生活資源的價格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財稅改革、土地改革、國資改革、戶籍制度改革等,在未來將不斷帶出新動力及新的主題,支撐股市的表現。
健康的股市能夠吸納資金,創造財富,同時提供流動性予市場,分擔國家調控貨幣政策的功能。與此同時,除了處理眾多的改革範疇,國家經濟更需要淘汰落後產能、規範地方債等等歷史問題,A股市場若無牛市,改革均會事倍功半。目前,中國絕對需要牛市,可是需要的並非一個一步到位的狂牛,而是一個能持續中長線存在的新牛市。
資深投資銀行家暨中國人民大學講座教授 溫天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