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差價股」袋住先

滬港通未出發,股民已先興奮,港股自滬港通公布以來已累升數千點。華安資產管理(香港)行政總裁湯熠接受本報訪問時認為,投資者不應對滬港通過分亢奮,應借鑑○七年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炒風過後股市急速滑落的經驗,投資者要留意炒差價的滬港通概念股被炒高,在正式「通車」後或面臨逆轉風險。

資料顯示,QDII政策於○六年四月首次公布,到○七年中旬內地銀監、證監及保監相繼公布政策細則,同年九、十月份多隻QDII基金開始推出,配合港股直通車憧憬,港股攀上歷來高位,直至當年十月底,恒指及國指分別累升約88%及186%。但此時炒風已踏入尾聲,直到翌年一月,恒指最多回落近萬點。

AH股差價仍是主題

湯熠指出,現在滬港通或重現當年現象,儘管他認同AH股差價是滬港通的投資主題之一,隨着差價大的股份炒升,一旦滬港通於十月正式開始,恐怕這些股份或面臨逆轉。滬港通試點初期,滬股通及港股通的總額度分別為3,000億元及2,500億元人民幣。

美國聯儲局預計在十月底結束量寬買債。湯熠指出,本港受美國流動性影響較大,但現在量寬並非立即終結,而內地今年第二季以來亦在放鬆銀根,市場流動性仍然良好。

惟他提醒,投資者需要留意不明朗因素,例如美國與俄羅斯關係緊張,而內地對於與日本、越南地緣政治衝突的反應也愈來愈強烈。但對長期投資者而言,他認為港股及A股的估值不貴,主動型投資組合於中長期應可取得絕對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