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筆陣:睇透企業帳

上市公司業績期又到,投資者最關注財務報表上的Top Line和Bottom Line。Top Line即收入,公司的總銷售或營業額。Bottom Line即純利,指收入減去所有費用後的股東應佔溢利。雖然透過計算營業額增長和純利率,可簡單快捷地就公司業務增長和盈利能力作初步評估,但要全面了解企業狀況及潛在風險,單靠這兩個數字並不足夠。

EBITDA提高可比性

另一個較多投資者留意的數字是核心利潤,簡單而言是公司主營業務產生的利潤。息稅前利潤(EBIT)和息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EBITDA)都是常用來計算核心利潤的財務指標。

一般研究報告或投資分析多以EBIT和EBITDA來評估公司業績的好壞。原因有二:

首先,可更清楚反映公司營運表現。EBIT和EBITDA從計算溢利中撇除非主營業務、非核心或一次性開支的因素,如融資成本、稅款、匯兌收益或損失,以至投資物業和股票債券的公允值變動所產生的收益或虧損等。EBITDA更會剔除折舊和攤銷費用對溢利的影響,有助投資者量度企業實質營運表現。

舉例,利息支出基本上取決於企業的融資政策,而非營運狀況,對於一些通訊公司或其他資本密集企業,每個投資項目需要龐大資金投放,年年錄得高昂折舊費用和融資成本,若投資者只着眼於財務報表上的Bottom Line,則難以分析其盈利能力。

其次,能提高同業業績可比性。從行業層面看,由於EBIT和EBITDA排除了資本結構、稅率差異等各種公司自身因素,利用來分析同一行業裏不同公司的盈利能力時,可在較劃一的基礎上比較,提高參考價值。

非財務資料助前瞻

但要謹記,這些指標非十全十美,進行某特定行業的盈利分析時,應根據行業特性運用不同類型的財務指標,甚至調整部分財務指標來切合所需。盈利以外,了解企業的現金流、應收和應付帳款的帳齡、風險因素和債務安排等同樣重要。

當然,要掌握企業實際業務狀況,必須參考財務報表以外的資料。因為股票市場的公司總價值和財務報表內的資產淨值,一般不相同,透過參考非財務資料,可幫助投資者了解箇中原因。帳面數字只反映過去業務表現,如要了解發展前景,更需要留意市場動態,與財務報表一併分析。

因應以上情況,可選取的非財務資料包括:(一)分析同業營運表現的非財務資訊,例如員工生產力、企業創新、顧客滿意度等。(二)從企業管治報告中,了解包括董事的獨立性、審核過程、管理人員薪酬及管理手法等資料,有助評估企業在監控詐騙及其他風險甚至失當行為上的能力。(三)企業社會責任,也是企業管理的重要一環。

任德煇

澳洲會計師公會大中華區分會會長、中瑞岳華(香港)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專責審計、稅務服務及管理顧問等工作,在會計界擁有超過三十五年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