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常說民以食為天,從事食品相關生意理應頗穩陣,這在內地卻可能是例外。屬於行業龍頭的中國糧油控股剛公布中期業績,嚇了市場一跳,半年股東應佔虧損近三億元。這還不特止,公司隨即發盈警指虧損擴大,意味着下半年很悲觀。一盤生意做到蝕大錢,公司本身固然有責任,背後卻凸顯出中國經濟市場化下的畸形生態。
綜觀中國糧油控股的業績報告,在各業務分部中蝕得最甘的是油籽加工,可說是虧損元兇。所謂油籽加工,主要是從大豆等原料榨取植物油,這不禁令人想起,上半年中國大豆進口市場風起雲湧的一幕,進口量大幅攀升之餘,頭一季更近乎瘋狂,把國際大豆價格全面搶高,隨後更傳出由於成本太貴以致用來榨油必蝕本,不少進口商索性違約不要貨,就算損失訂金仍划算。油籽加工陷入困境,其實早見端倪。
數據顯示,中國去年進口大豆約六千三百萬噸,連同自產的一千二百萬噸,比實際消費所需多出二千萬噸。由於今年上半年進口量進一步增加,供過於求肯定更嚴重。市場根本消化不了那麼多大豆,為何還要不斷買?坊間一個公開的秘密是,部分進口商從海外買入大豆並非用來生產,而是從事「融資性進口」,把大豆作為抵押品向銀行借錢,再投入其他用途,這做法與之前鬧出大風波的進口金屬騙貸案,如出一轍。
這些融資性進口並非用來生產,根本不用理會價格是否與現實脫節,只要銀行肯借錢便可,結果為國際大豆漲價火上加油,用於真正生產的成本急升,出現蝕本榨油。由於價格搶貴,外國農民紛紛投入種植,美國農業部數據預期大豆及玉米產量大增,估計價格將下跌。這對中國生產商反而是噩耗,因為高價庫存還未用完,生產已經要蝕,如果還要為庫存按市價減值便要蝕多筆,真是雙重損失。
面對此情此景,不少業界中人照例歸咎「定價權」不在中國手上,以致任人魚肉,建議當局盡快在上海自貿區設立商品交易所搶回定價權。其實,中國如此瘋狂入貨,甚至只是買來擺在倉庫做抵押,不搶貴才怪,不就是定價權的體現嗎?可以怪誰!不過,如果能直接在內地交易,監管上或許能好一點,減少一些與真實生產無關的進口,讓生產商好過一些。
事實上,大量進口金屬及大豆等商品做抵押融資,是內地金融管制產生的畸形現象;而同一個行業個個爭崩頭來做,以致全行業無錢賺,則是另一種畸形。當然,從每個人或每家企業來看,所作的決定都是理性的,但當人人如此,成為集體行為後,便會變得失控及非理性,否則,怎會到處出現產能過剩、供過於求,結果玩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