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債危 港銀勒貸

債務危機憂慮影響港銀風險胃納。銀行界消息透露,多家本港銀行至今依然未用盡獲批的投資內地銀行間債券額度,而且將部分資金自企業債轉投國債,直言內地信貸風險周期未能與經濟增長周期同步。有大型銀行主管表示,在內地貸款的資金由一般民企流向大型國企,形成貸款息率兩極化。

今年首季超日債違約事件,打破內地債務「剛性兌付」潛規則,同時有理財產品發生兌付危機,令市場深信內地債券及理財市場日趨正常的過程中,違約事件會陸續發生,儘管至今內地債市的違約事件暫告一段落,惟已影響境外投資者風險胃納,銀行積極進行新的資產配置部署。

民企國企貸息兩極化

財資界消息透露,內地信貸風險逐步浮現,即使市場對內地經濟重拾增長動力轉趨樂觀,惟考慮到信貸周期或與經濟周期背馳,即經濟增長向好而信貸風險增加,令多家銀行一直留有投資內地銀行間債市的空間,沒有用盡人民銀行兩輪批出投資內地銀行間債市的額度。

該銀行主管續指,銀行針對內地債務風險的部署,包括將原本投資企業債的資金,轉投風險較低的國債或政策性銀行債券,指現時有個別內地銀行間債市的企業債回報吸引,但風險屬偏高。

有銀行家表示,港銀內地子行貸款予內地企業的息率,往往會高於購買相關企業的債券回報,考慮到集中授信風險下只能選擇其一,所以主要採納貸款予企業與購買國債的保守配置,直言內地債務風險升溫同時令貸款資金流向改變,形成民營企業更難獲批貸款或貸息急升,而國企貸款息率保持於基準利率相若水平,反映債務危機升溫令內地貸息兩極化。

不過,星展香港財資市場部執行董事王良享表示,本港銀行投資內地債市的取態原已相當審慎,大部分集中於國債,以及政策性銀行發行的金融債,即使內地偶有債券違約傳聞,對銀行風險胃納影響有限。

內銀間債市 外資萬億

金融管理局為內地銀行間債市的境外投資者之一,金管局發言人表示,該局過去曾兩度獲批額度,每次均為150億元(人民幣‧下同),已全數進行投資,金管局會與人行及外匯局商討申請額外的額度。

渣打香港報告顯示,人行一○年起首度批出境外金融機構投資內地銀行間債市額度,截至去年十一月已批約6,000億元額度予138名投資者,當中包括最少廿家海外央行及跨國機構,加上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及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境外投資於內地銀行間債市的規模逾一萬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