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嫻談:「剛性兌付」神話破滅

早前小妹同事分享其內地朋友的投資之道,先向香港銀行借入資金,再投資內地銀行的理財產品,從而賺取息差。雖然投資者需面對因期限錯配造成的流動性風險(貸款還款需每月繳付,但理財產品本金至期末才可取回),但過去內地理財產品存在「剛性兌付」潛規則,此做法亦算是另類低風險「套息活動」。

惟近月多次出現商業票據(內地簡稱「短融」)兌付危機,剛性兌付恐被打破,這類套息活動所面對的風險料顯著增加。事實上,繼超日債券風波後,華通路橋亦出現違約危機。事緣華通的應收款佔比高,資產營運能力不佳,流動性一向較弱,加上其董事長因接受調查而被帶走,加大了公司對外回收帳款及短期籌措資金的難度,釀成是次財務危機。

有別於超日債未能償還利息,華通是內地本金違約的第一宗,且違約發生在銀行間市場,事出突然,旋即引起投資者恐慌。雖然政府已介入事件,促請華通「債仔」(不少屬地方政府欠款)還錢,銀監會亦予以協助,但危機最終能否化險為夷仍是未知之數。

中央藉機革新債市

倘若華通最終違約,難免對內地金融體系構成短期衝擊,拉高市場資金成本,但長遠而言,打破債券「剛性兌付」的潛規則、重整信貸市場風險定價卻非壞事。

剛性兌付的存在扭曲了內地市場信用風險定價,令理財產品的風險與回報不成正比,投資者單靠回報高低來選擇理財產品,金融機構為提高理財產品的回報,傾向把有關資金投放於高風險企業貸款或項目投資,而期限錯配問題更令風險加劇。同樣情況亦見於債市中,財務狀況較差、違約風險較高的企業亦能以較低的息率借入資金,間接拉高了無風險利率。

金融改革的其中一重點為革新債市,小妹相信,中央未來將有秩序地打破剛性兌付的潛規則,債券或理財產品違約事件不再是黑天鵝,而違約事件的發生料會引發低評級債券估值重估,新發行的低評級債券利率將會提升,令高評級與低評級債券的息差擴闊。同時,理財產品的投資風險亦相應增加,投資者要求較高的回報以彌補風險,間接拉高市場的借貸利率,令資金成本上升。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沒有持有上述股份

大華繼顯(香港)策略師 李惠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