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預測企業表現和市場發展方向,經濟學家會首先審視市場結構的特色因素:(一)供應商和購買個體的數目;(二)市場各參與者(供需雙方)是否掌握相關資訊;(三)新投資者是否容易加入競爭;(四)現有供應商是否容易調節生產量。
企業和消費者在不同市場結構的表現和利益可以差別極大,市場的長遠發展方向更受市場結構因素影響。
國際顧問公司McKinsey在新一期季報中,分析了資訊科技(IT)如何改變市場競爭模式,更指出市場結構的變化方向,必須面對七項來自資訊科技進步帶來的挑戰:
(一)改善資訊流通對市場競爭影響極大:在互聯網世界,消費者容易比較不同供應商的產品質素和價格作購買決定,產品售價及企業利潤因而承受極大下調壓力。
(二)預期以外的潛在競爭者將影響市場發展趨勢:互聯網科技令一些企業更容易了解和接觸消費者,有意想不到的優勢開展新業務。
(三)規模經濟會創造競爭優勢及限制競爭者數目:在互聯網表現卓越的企業,必須投入大額資金維持資訊科技優勢,因而產生規模經濟。在這些市場能生存的企業,數目不會太多。
(四)成功改變生產組織模式,可為企業創造成本優勢:資訊科技進步令企業更容易通過拆細工序和外判去增加競爭力,因應市場變化作調整。
(五)行業專用人才供應狀況,可影響企業表現和行業發展:電腦正不斷淘汰一些工種的勞動力,同時需要僱用足夠的資訊科技人才維持競爭力,社會能否訓練充足資訊科技人才,成為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
(六)市場競爭者和消費者數目影響市場結構:互聯網科技為企業創造全球市場,消費者通過互聯網接觸全球的供應者。對企業而言,市場空間不再受地域限制,同時要面對環球供應商競爭。
(七)科技創新影響市場發展方向:互聯網和資訊科技的發展,令不少行業的發展可能會面對根本性衝擊。Mckinsey認為Google正在改良的無人駕駛汽車技術,可能對經濟運作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不但大幅降低專業司機的需求,運輸成本下跌或可大幅提升物流效率,汽車保險需求則會大幅度下調。
雖然互聯網和資訊科技發展為企業增加競爭壓力,但Mckinsey建議企業可從三方面去善用科技因素提升競爭力:
(一)企業有否足夠渠道去接觸不同持份者?須利用不同資訊科技和社交平台加強對消費者、供應商和員工的溝通。
(二)企業有否善用資訊去了解不同持份者?須利用從社交平台和物聯網得到的大數據去提升策略的有效性。
(三)企業是否能因應需要作出變革?因應創新科技發展,企業須考慮不同新商業模式或營運模式的可能性。
資訊科技革命相信還會持續一段時間,香港在政策、商業和個人層面是否作充足準備迎接挑戰和機會?
現為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學院企業經濟教授、中大航空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並曾任中文大學經濟研究所所長(商業經濟)及中大商學院企業經濟學碩士課程主任。研究範圍包括國際經濟、中國經濟、香港經濟及航空經濟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