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匯連續兩日多次觸及強方兌換保證,金管局多次出手買美元,向市場沽出合共過百億港元,為年半以來首見。市場對資金流入有多個揣測,但理由未算充分。由於港匯逞強已有一段時間,反映資金早已開始流入,今次更是金管局真正要印銀紙,推高銀行體系結餘。投資市場必定歡迎新錢到,但亦要留意背後有甚麼動機,切忌得意忘形。
港匯在去年中開始呈強勢,市場當時憂慮聯儲局減少買債,加上部分新興市場貨幣遭拋售,增加投資者對港元資產的需求。不過,港匯去年底最強時,也只貼近強方兌換保證水平,反而今年聯儲局逐步「收水」,歐洲央行還未真正量寬,中國人民銀行也不敢「鬆懈」,僅微調內銀的存款準備金及存貸比率,資金卻選擇此時大舉湧入本港,難免令人嘖嘖稱奇。
金管局解釋,港元需求增加,部分原因是企業活動所需,包括併購及派息;亦有市場人士認為,是多隻新股一齊招股所引致。話雖如此,港元買盤卻跨越本港及歐美交易時段,資金面廣闊,恐怕很難全部以平常的市場商業活動來解釋。
不過,現時恒指市盈率只約十一倍,滬綜指更只有十倍,相對破頂不斷的道指市盈率已升至十六倍,納指更達三十六倍,中、港股市無疑是避險之選,值博率明顯較高,不排除環球資金正在追落後。
另一方面,人民幣欲轉勢,相信也為港元資產提供支持。美國財長批評人民幣市場化步伐「進兩步、退一步」,兩國在下周舉行的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必然扯到人民幣匯價議題。人民幣已積弱半年,不可能一直弱下去,返回升軌也合情合理。
資金湧入是福是禍,始終要看「金主」背後有甚麼企圖,如果是長線投資自然無壞,否則便要留神。目前,市場上不少猜測是外資偷步炒滬港通,由於新政策最快也要十月才出台,現在會否來得太早,真是見仁見智。但有一點要小心,就是外資是否想提前把相關概念股炒起,然後等內地股民接火棒,情況就像○七年港股直通車一樣。如果真是這樣,就算未必會如直通車被叫停,也可能令互通變成陷阱。
此外,還要留意湧入的資金,會否為已經有迹象復熾的樓價推波助瀾。雖然本港息口已低無可低,但銀行資金多了,為物業按揭做估價時,大可估鬆或估凸一些,便可以把貸款額做大一些,客人買樓也就可以追高一些。若資金流入香港後直接或間接「投向樓市」,屆時政府的需求管理便功虧一簣,當局務必密切留意資金動向及作出防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