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消費告急 香港經濟大鑊

香港四月份零售銷售急挫近一成,在市場惹起很大反響,擔心收緊「個人遊」將打擊經濟。其實,香港經濟真正的中流砥柱,是本地私人消費,如果這支柱瀕危,增添幾多個人遊也無補於事。很可惜,現在噩夢已經逼近,昨天有銀行發表研究報告,大削今年零售銷售增長預測,由百分之十三降至百分之五,下調幅度相當嚇人。報告更直指本地首季經濟增長放緩,歸因私人消費動力轉弱。往後日子,形勢恐怕更悲觀。

本地生產總值(GDP)有四個組成部分,分別是私人消費、資本投資、政府消費及淨出口。中國出口最近已經穩定下來,有望令香港的出口表現跟着改善,「外患」暫且紓緩。不過,隨着私人消費動力轉弱,「內憂」則有惡化之虞。由於私人消費開支佔GDP達三分之二,絕對是重中之重,意味着港人自己的消費,主宰下半年經濟表現。

財富效應和消費意欲從來是一體的兩面,兩者的互動直接影響經濟表現。當消費者預期經濟向好,飯碗得保更有望定期加薪,而個人財富中的資產例如住宅物業及股票等,價值也有望水漲船高,自然更願意花錢消費,帶來私人消費上升,推動經濟增長。不難想像,當個人財富沒有出現預期中的上升,資產價格反而掉頭下跌,失去財富效應,消費受打擊,經濟不會好到哪裏!

上述研究報告估計,在○九至一三年間,本地家庭總財富淨值年均增長百分之十三,亦是本地私人消費錄得大幅增長的日子。不過,到了今年首季,本地家庭總財富淨值轉為跌百分之三,難怪同期私人消費也倒退零點二個百分點。雖然恒指今年首季挫逾半成,本港樓價亦跌百分之一,幅度未算誇張,卻已足夠令財富效應失靈,削弱港人消費意欲。

從中可見因果關係,零售表現或私人消費開支是「果」,財富效應是「因」,故要特別警惕。股市向來被視為經濟寒暑表,恒指長期有波幅無升幅,反映很多產業缺乏增長動力,以致企業放慢資本投資。另一方面,政府微調樓市辣招,似乎激活了近期的交投,卻改變不了本港樓價處於強弩之末的態勢,如果高峰期入市,未來隨時面臨蝕錢,甚至淪為負資產,有閒錢恐怕也會儲起來以備不時之需,還敢隨意消費嗎?

過去三年,本地私人消費開支增長均高於當年的經濟增長,完全抵銷固定資本開支及出口表現停滯的負面影響。過去五年,私人消費更為本地經濟增長提供多達九成動力,十足單天保至尊。港人消費意欲下滑,反映他們不看好資產市場表現,對樓市尤其憂心,後果非同小可,如果失去這個火車頭,香港經濟將會面臨重大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