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二公布的五月份歐元區通脹率跌至0.5%,再創三年半新低,周四歐洲央行終於推出五招組合拳,包括於商業銀行層面實施負利率,冀銀行增加信貸,並紓緩歐元的上升壓力。歐央行一向給予市場決而不行的印象,但在低通脹問題上,必須果斷處理,以防範通縮風險。
溫和通脹是環球央行所樂見的,美、歐、日央行都把通脹目標訂在2%。通脹過高的壞處眾所周知,但過低亦不是好事。如果通脹持續於低水平徘徊,市場會漸漸形成共識,而基於低通脹的預期,企業會減慢投資步伐、市民亦會延緩消費,影響實體經濟。此外,低於預期的通脹令實質利率上升,打擊借貸及投資,造成惡性循環。
歐元區通脹率自一一年底見3%後反覆回落,自上年十月起跌破1%,剛公布的五月份數字更低見0.5%,情況不容忽視。今年三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更創構了「Lowflation」(低通脹)一詞來形容歐元區的情況。組織指出,雖然歐洲整體未步入通縮,但持續的低通脹對已債台高築的歐洲企業、個人及部分成員國家都帶來壓力,因低通脹令實質債務負擔上升。
那麼歐洲央行的最新措施能否對症下藥?較引人注目的是於商業銀行層面實施「負利率」,即商業銀行停泊於央行的隔夜存款將被罰息。負利率政策的象徵意義大於實際,但歐央行舉措表明決策者不會對歐元過強坐視不理,向市場給予積極訊息,可望減輕歐元的上升壓力。歐元兌美元自去年七月的約1.2水平反覆上升,今年五月一度逼近1.4水平,一年之間歐元急升近15%,是令歐洲陷入低通脹的一項重要因素。
然而,負利率未必能刺激銀行增加對實體經濟的信貸。年初至今,歐豬五國主權債息急降,西班牙十年期國債息率由年初的4.1厘,下降至約2.6厘,愛爾蘭十年債息更跌至低於十年期美國國債孳息。
資金盤算歐元區「邊緣國」的主權債違約風險下降,吸引資金流入。歐豬主權債被熱捧,不過市場對該等國家的企業債及放貸依然審慎,而輕微的負利率不會令銀行有足夠誘因去輕易改變授信方針,歐央行冀銀行增加放貸的如意算盤可能只是一廂情願。
美國聯儲局因只會考量自身利益,面對問題時能較迅速地行動。日本央行當年後知後覺的經驗實屬前車可鑑,而歐洲央行作為貨幣聯盟的實驗場,市場對其議而不決、決而不行的作風一直頗有微言,例如負利率政策早於去年中開始醞釀,但最終及至現在才實施。
可幸是歐央行終於踏出了重要的第一步,如果這五招組合拳仍未能令通脹重回正軌,可考慮倣效美、日央行,進行不作沖銷的量化寬鬆,以免低通脹變成通縮,把問題進一步惡化。
(中大經濟學系講師葉德生參與本文)
莊太量
中文大學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及南京大學思源講座教授,著有《人生煉金術的7大抉擇》一書及300餘篇論文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以及本地報章,並曾任中央政策組非全職顧問,現為標準工時委員會及交通諮詢委員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