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嫻談:「寶寶」衝擊內銀盈利

小妹對「寶寶」甚有興趣,此寶非彼寶,而是阿里巴巴旗下的「餘額寶」,雖然產品只允許內地居民投資,小妹「無份玩」,但餘額寶以及其他互聯網金額的面世對銀行體系的影響仍甚值得研究。

「餘額寶」是阿里巴巴旗下支付寶所推出的餘額增值服務,賣點是把錢轉入餘額寶便可獲得收益,而收益來源實際上是購買了天弘基金旗下的「增利寶」貨幣基金。雖然餘額寶收益率已由一月一日高位6.74%回落至周一(三月三十一日)之5.36%,但較內地銀行活期及定期存款息率吸引,且餘額寶具靈活性,逐日計息,可自由轉出匯入不收取手續費,難怪產品大受歡迎,至一月中旬餘額寶規模已超過2,500億元人民幣,較十二月底的1,850億元人民幣進一步攀升。

隨着餘額寶等互聯網金融產品壯大,對銀行的衝擊不容忽視。有指其出現會抽緊銀行體系的資金,導致銀根短缺,說法有偏頗。小妹認為,對銀行的衝擊主要在於分流銀行的小額活期存期,使銀行的資金成本上漲。因餘額寶投資的「增利寶」屬貨幣基金,大部分投向銀行協議存款,部分投向短期債券等,因此資金仍鎖於銀行體系,但銀行須向餘額寶支付的利息或高達5.5厘,遠高於活期之0.35厘,直接拉高銀行的資金成本,令淨息差受壓。

銀行「抄橋」着數不大

雖然銀行於大企業的貸款優勢依然牢固,但不可否認,互聯網金融產品的崛起,加上民營銀行的放寬、P2P(Peer to Peer)貸款平台的火熱,以及利率市場化的加速,將對銀行的利潤造成威脅,銀行必須穿上盔甲迎戰。目前最少有七間銀行如平安銀行、交通銀行(03328)、民生銀行(01988)、等陸續推出類似餘額寶的產品(市場稱為「類餘額寶」),這些產品多為銀行與基金公司合作的貨幣基金。

雖然產品可提升銀行客戶的黏性,但同樣會造成活期存款流失及資金成本增加,只是「肥水不流別人田」罷了。

而部分銀行如招商銀行(03968)、中國銀行(03988)亦進軍P2P網貸市場,推出自己的線上融資服務。由於兩方對壘才剛開始,暫未分出勝負,姑且放眼看看銀行如何在這場日益激烈的戰爭中進一步反擊!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沒有持有上述股份。

新鴻基金融高級證券分析員 李惠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