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年初至今成交勝過去年,輪場氣氛亦好轉。儘管去年底起輪證市場全面實施「主動報價」新準則,但整體窩輪的成交金額及新上市數目,累計至今皆已超越去年全年。相反,牛熊證今年「陣亡」數目破紀錄,而歷年八個最多牛熊證陣亡日,今年佔了四天,更是蔚為奇觀,業界解釋,這反映港股今年走勢波動的市況。
窩輪市場全面實施主動報價準則自去年底開始,此前有意見憂慮這會對本港輪場構成損害。今年首季荷蘭合作銀行宣布退出窩輪市場,原因之一是衍生工具業務在新監管下,或面對成本增加等風險。然而,時至今日,發行商稱,主動報價的全面實施,配合港股炒作周期較過往大為縮短,令今年資金選擇的股份輪更多元化,主動報價實施未有影響窩輪市場。
荷合退出輪市近一年,暫未再有發行商宣布「唔玩」,數據亦顯示窩輪成交不跌反升。渣打銀行(香港)認股證及牛熊證銷售部資料顯示,截至今月廿二日,年內整體認股證成交額1.69萬億元,高於去年全年的1.64萬億元。年內新上市的窩輪數目5,915隻,亦超越去年全年的5,886隻。年初至今窩輪日均成交金額為75.8億元,較去年日均的66.6億元升13.8%。
渣打銀行(香港)認股證及牛熊證銷售董事翁世權表示,今年窩輪成交及發行數目上升,可從兩方面解釋。首先是市場結構改變,板塊炒作周期由以往可長達半年,到現時縮短至兩、三周,甚至兩三日後就跳到另一板塊輪流炒作,令投資者揀選股份輪的範圍擴闊了,資金亦變得非常分散,估計假設過往發行人的窩輪只覆蓋100個相關資產,今年升至130個到150個都不足為奇。
另一原因,是主動報價的實施成功,令一些較冷門的股份輪,由過往發行人未必會開價,到現在積極開價,從而吸引多了投資者買賣。好似以往較少人炒的航運股、金礦股、利豐(00494)等相關窩輪,今年皆一度趁消息而被熱炒。
他補充,發行商為主動報價所投入的成本並不是市場預期中多。人力成本的確會因監控等工作增加而上升,但在系統上的投放,相對發行輪證的費用,是「小巫見大巫 」。
另一方面,年內牛熊證的日均成交金額56.3億元,較去年日均跌約9%,但這並不代表市場風平浪靜。因截至上周五,年內累計已收回6,311隻牛熊證,已進身歷年之冠。歷來八個最多牛熊證被收回的日子,今年佔四日,當中包括今年六月十三日,高達185隻牛證被「打靶」紀錄。
法興環球股票產品部副總裁蔡秀虹解釋,這與今年多了發行人參與牛熊證市場,以及產品選擇上升有關,預期明年牛熊證市場競爭或仍然激烈。
年內新上市的牛熊證數目達7,874隻,已較去年全年6,056隻上升三成。
蔡秀虹續指出,年內牛熊證成交不及窩輪,與該行的預期相符,畢竟前者仍以恒指牛熊證為主導,窩輪的選擇則相對較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