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筆陣:遊學計效益

每年的暑期都是孩子最高興的時候,因為承受了一個學年不斷的學習、功課、測驗和考試壓力,都會對無拘無束的暑假抱着憧憬。然而,實際是暑假可能比上學時更忙,因為家長都害怕孩子荒廢學業,因而安排了各式各樣的暑期節目,令不少孩子的暑假檔期比平常上課時還要「充實」。

遊學團是近年令家長很感興趣的暑期活動,不少機構都和海外大學合作,舉辦各式各樣的遊學團。剛剛開始時,遊學團只是標榜在海外學英文,現時已變得五花八門,有的以親到英超球會訓練足球技巧作賣點,有的以到火箭基地學習天文知識作招徠。

流行掛鈎英美大學

近期最流行的是到英美名牌大學上暑期課,據說這種遊學團生意滔滔,一個兩、三星期的課程動輒四萬多元,高昂的費用並無令參加者減少,報名人數依舊眾多,很多是截止報名前已滿額,可見這門生意的熾熱。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天下父母的普遍心態,但巨額花費是否合理,是不無疑問。在英美著名大學上課,除了可以實地「朝聖」,讓孩子親身呼吸名校的靈氣之外,真正的成效不會太大。

英美的著名大學,出名之處是學術地位,也就是其教授和學生的水平。可是擔任暑期遊學團導師的並不是大學教授,而是大學學生,他們視這些遊學團是課餘兼職,正如香港的大學生找補習一樣。遊學團的課程設計,由於是「遊」多於「學」,真正可教導多少便成疑問。不過,只要掛上英美大學的招牌,已經不愁生意。

無助加分考入名校

家長或許以為,參加英美大學的遊學團,可增加其子女考進著名大學的機會,但他們也許不明白,著名大學一般都是憑成績取錄,參加遊學團與否,不會對考入大學有加分作用。

這個現象活生生的告訴我們,家長還是願意花錢給孩子一個考進著名大學的機會。一個穩賺不賠的生意,就是開辦看似可以增加進入名校機會的課程,家長便很願意花上數萬元買希望。

噱頭愈多收費愈貴

筆者也會把兒子送往遊學團,但目的不是擦亮其履歷表,而是真的希望他可以更獨立生活。另一個目的是趁他參加遊學團的時候,父子可以各自有自己的獨立空間,因為兒子在遊學團期間,筆者可以不用牽掛,是心裏放假的大日子。筆者花錢給兒子參加遊學團,關心的並非他可學到甚麼,而是會否有個開心時光。

無論如何,遊學團的生意愈來愈火紅,未來會有更多點子,以更吸引的名稱來引起家長注意,遊學團的費用會愈來愈貴,將來或會推出「往北極觀看企鵝」也說不定。(筆者註:北極雖然沒有企鵝,但遊學團靈活多變,以此作賣點的可能性不能完全抹殺)。

蘇偉文

恒生管理學院商學院院長兼金融學教授,主要研究興趣為國際金融、金融市場及公司管治,在國際著名財務會議及期刊已發表多篇論文,並著有多本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