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筆陣:加國勝在低通脹

加拿大是不少香港人移民的熱門地,但當地一二年的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僅增長1.8%,表現令人失望。根據加拿大央行今年四月的基本預測,今年餘下季度的經濟增長將持續加速,一四年每一季的按季年率化增長率將靠穩於3%左右。

出口及商業投資疲弱,是一二年經濟增長乏力的兩大主因。央行經濟學家預計這些因素會在今年反彈,並預期家庭開支增長相對溫和,住宅投資則進一步下滑;同時,預計政府開支對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仍將大幅低於歷史平均水平。儘管央行在預測時不失謹慎,但筆者認為仍過於樂觀。

需求低迷經濟乏力

首先,美國經濟作為加拿大外部表現的主要動力,增速仍遠低於正常水平。其次,中國、印度、巴西及其他新興經濟體增長放緩,直接減低對加拿大出口的需求。第三,全球需求增長持續低迷將導致商品價格偏軟,削弱加拿大出口的盈利及加元的匯率。基於上述因素,外部需求似乎難以達到加拿大央行預測的活躍程度,故加拿大央行的增長預測,可能無法實現。

國內方面,預測經濟持續溫和增長完全合乎情理。作為消費開支(以名義計)的有效預測指標,家庭可支配收入於截至一三年三月底的過去四季內,僅錄得3.5%的升幅。由一三年年初至四月期內,零售額增長1.5%,汽車銷售額僅增1.3%。過去一年左右,兩者均呈現減速趨勢。近年加拿大消費開支的主要動力是大量增加的家庭借貸,其中大部分為按揭貸款,但這趨勢亦在放緩。

住宅投資周期見頂

隨着房地產市場近年做好,加拿大的住宅投資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已達致7%的水平,即七十年代中期及八十年代後期的高水平,表示加拿大消費者的債務水平的周期已達高峰,消費對住房或零售銷售上升的空間有限;若全球利率上升,或商品周期減弱及加拿大收入增長放緩,對加拿大的住房及零售銷售打擊更甚。

為何美國經濟正在復甦而加拿大經濟卻放緩?從過往情況來看,像加拿大這類顯著受惠於商品價格的經濟體,其商業周期往往略為落後於其主要貿易夥伴。在最近的全球性周期中,這個模式變得錯綜複雜,原因是最大的商品買家都為新興市場。因此,在一○至一一年期間,加拿大的商業周期繼續受惠於新興世界強勁的商品需求,但在一二年,這種需求卻明顯減弱。

加拿大前景亦不乏樂觀一面,受益於○八至○九年金融危機之前對銀行及金融系統的有效管理,其金融系統遭受的損害最輕,通脹率亦受控。加拿大銀行的資產負債規模增長溫和,整體消費能力仍受控,這種狀況在商業周期擴張末期經常發生,通脹率保持低企。

五月份,廣義消費物價指數相比於去年僅增長0.7%,核心消費物價指數增長1.1%。在未來一年,預期當局將繼續維持審慎,並利用經濟體系內的閒置產能,確保通脹率維持在央行預設的1至3%目標範圍內較低的水平。

祈連活

祈連活(John Greenwood)為景順集團首席經濟師,亦從1998年起獲委任為香港外匯基金貨幣發行委員會的委員。祈連活最為港人熟悉的是其「聯繫匯率之父」的稱譽,這緣於1983年他以Asian Monetary Monitor編輯的身份撰寫了一篇文章,提出聯匯的好處,同年港府亦決定把港元與美元掛鈎,至今依然維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