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貿易強勁疑造假

近月來內地對香港貿易異於尋常地強勁,引來數據「造假」疑雲。《21世紀經濟報道》昨報道稱,有部分華東地方政府為達外貿增長目標,由政府支付運費,知會企業將倉儲商品運至香港,隔日再從香港運回,通過這一方式,40天內就能完成16億美元的「貿易額」。惟有關中港貿易數據異常增長,已引起監管部門關注,並展開專項調查,各部門亦正商討對策,避免虛假貿易情況續惡化。

報道引述外貿系統人士透露,中港貿易超額增長,和部分地方省市保外貿增長及保政績有關。

地方為達標 自製進出口

去年四月,華東七省市外貿形勢座談會上曾立下「軍令狀」,要力保全年10%外貿增速目標達成,各省均提交增長目標,並將任務以簽訂目標責任書的形式分派至地方。無奈去年外需疲弱,部分地方政府被迫採取「非常規」的措施以應付上級政府施加的壓力。

「推高」外貿數據的其中一種方法,是由地方政府支付運費,讓海關特殊監管區內的企業將倉儲的商品運往香港,隔日再從香港運回監管區的倉庫,一個貨櫃車按400萬美元的貿易額計算,一進一出就可完成800萬美元的貿易額。

海關總署綜合統計司司長鄭躍聲日前在記者會上坦承,對部分企業假出口套取人民幣利差的行為,進行初步的調查及研究,在必要時將視情況採相應措施。消息指,目前各有關部門正商討採措施規避虛假貿易情況續惡化,下步可能會修改相關管理規定,包括海關特殊監管區的物流貨物今後或不再納入貿易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