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筆陣:二千公頃 靚地可用

房屋問題一直是市民最關心的事,當中亦涉及土地短缺,令特區政府頭痛不已。從上月公布的施政報告中,可看到政府為了增加房屋供應,費盡心思覓地,列出短中期及長遠土地供應計劃共21項,若撇開填海不計,在全港陸上能找到可供發展的土地,總數加起來只有約1,500公頃,當中近1,190公頃位於新界偏遠的未開發地區。

筆者曾擔任三屆城規會委員,很了解政府要開發一片土地殊不簡單。首先要解決交通網絡及環保問題,又要研究醫院、學校、警署及其他社區設施等配套,還需過「公眾諮詢」一關,絕非一年半載能拍板,需要十至二十年時間才初見成效,動用的公帑更難以估量。

鼓勵全港工廈重建

其實還有一個方法,只要政府肯大刀闊斧改革,在政策上加以配合,可在短期內釋放出大量「熟地」,既可大大紓緩土地供應的壓力,更可為政府節省大量公共資源,這就是鼓勵工廈重建。

據統計,全港工廈約有1,400幢,共佔面積2,000公頃(約相當於118個維多利亞公園的面積),比施政報告中四處張羅的土地總面積還要多500公頃。這些工廈分布於港九新界不同區域,難得這些均是「熟地」,所處的地點周圍已有基本的社區設施配套,水電煤和去水道等一應俱全,較找一個新地方來開發,顯然簡單、快捷和划算得多。

社區面貌煥然一新

也許有人會問,政府已推出工廈活化政策,除可免補地價改建成商場、酒店或小型住宅外,在新一份施政報告中,更放寬至「容許業主在建築物的現有架構外,有條件地作小規模改動,以彌補因改動建築物的結構而失去的總樓面面積」,這還不足夠嗎?如再容許工廈業主把整幢工廈拆卸重建,會否被人質疑「官商勾結」?

先說重建好處,是讓工廈原來土地可重新規劃,例如配合社區需要而擴闊馬路,又可做好綠化,把新建築物的外形設計得更美觀和更高實用率等,總比留下數十年前的設計,只准「修修補補」來得更「地盡其用」和符合社會要求。

工廈活化政策實施三年以來,反應欠佳,皆因改建起來,單是要做到符合消防條例和建築物條例已不容易,審批過程又關卡重重,加上缺乏經濟效益,令不少原有興趣的業主最後都「打退堂鼓」。

土地活化效益更高

目前分布全港各區的2,000公頃工廈用地上,仍豎立着一幢幢外形殘舊的工廈,一來影響市容,二來阻礙社區發展。政府因無業權而未能收回重新規劃,業主又苦於無權私自改變土地用途拆卸重建,以致問題膠着,多年來無法改變。

若能打破這僵局,等於把原本「被鎖起」的2,000公頃「熟地」釋放出來,對解決土地荒和房屋荒肯定有很大作用。所以,建議政府把推動「工廈活化」進一步改為推動「工廈用地活化」,鼓勵工廈業主在合理補地價和通過城規會審批下,把工廈拆卸重建,配合社會發展。

李秀恒

經濟學博士、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經貿商會會長,曾獲香港十大傑出青年等獎項。在一九八九年創立金寶集團,目前集團業務延伸至酒店、金融、古董等多個領域。他曾在電視台主持經濟專題節目,是內地與香港多間大學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