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樓在手徬徨 速批樓花壓驚

樓市近日十分熾熱,交投大升,二手價破頂不絕。這等於宣布政府早前為壓抑置業需求而推出的辣招,已徹底失效,被壓抑了的購買力大解放。買家放棄再等,是看到短期增加供應無望,於是政府又放出口風不排除推出「空置稅」,想催逼有空置單位在手的要盡快賣,屬另一種辣招稅,令人擔心就算隨口說說,也會為市民製造虛假期望,最終一場空。

其實,樓市再度火爆並不令人意外,是依賴短期行政措施的必然結果。在推出更重的印花稅之後,上月二手買賣登記跌至只有三千宗,藥力消失便出現反彈有甚麼出奇?就如二○一一年底首次推出辣招稅的幾個月後,登記量由三千多宗一口氣彈上過萬宗一樣,分別只是今次藥力消失得更快。另一方面,由於短時間內轉手要交額外印花稅,可隨時放售的單位數量減少,樓價自然要反映這筆額外成本,毋須交稅的放盤亦會以此為參考指標,樓價不破頂才怪!

那麼掉頭以空置稅這種辣招來迫人賣樓,尤其是促使發展商加快去貨,又是否對症下藥呢?先不說技術上能否執行,這種稅項是否合適是一大疑問。本港的整體住宅空置率並不高,發展商手上可隨時出售的單位數量亦未見異常,一手貨尾只佔相關新盤單位總數的百分之十二。雖然現在似乎是有人無樓買,令人心急如焚,但僅僅一個月前市況淡靜,也出現過有樓無人買。如果不拿出長期數據證明情況異常,便隨口說可能出招未免輕率,更會造成反效果。

辣招稅的效力愈來愈短,反映市民的普遍心態是「有樓在手」才安心,政府推出的短期行政措施,極其量只是令他們多等一段時間,需求根本不會減少。當明白箇中因由,政府便應該採取一些實在措施,令希望短期內實現有樓在手的人能達成願望。

市民想有樓在手,不必然是立刻要住,只是有嘢揸手不用惶恐。根本毋須等中長期土地供應增加,亦有措施可應付,方法之一是加快審批預售樓花。現時待批預售的單位約萬二個,市場估計全年可推的單位將達萬八個,如加快完成審批,可滿足相當多需求。

此外,政府更可帶頭推售遠期居屋樓花,以官方的信用,相信買家不會擔心爛尾或貨不對辦,這一招亦最能滿足那些既怕無力置業、又想有樓在手的人。當然買樓花如買期貨,無人能預知幾年後是甚麼環境,不能輸打贏要就是。上述的短期措施,政府絕對有把握做得到,總好過挖空心思想一些諸如空置稅的短期措施,如何執行及是否合理都有疑問,產生的虛假期望最後只怕令人更加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