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表《世界經濟展望》報告,提到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貨幣被低估,呼籲這些國家通過財政政策來支持經濟增長,又調低發展中亞洲經濟體今、明兩年經濟增長預測,並警告歐債危機惡化和美國「財政懸崖」,或對區內經濟構成威脅。
IMF與世界銀行年會昨日在日本召開之際發表上述報告,指出過去八個月對外盈餘國貨幣升值的勢頭已經停止,這些國家持續累積國際儲備正加劇全球經濟失衡。相對於經濟中期基本因素,中國、馬來西亞和泰國貨幣被低估,考慮到信貸和匯率情況,IMF認為這些國家應採取觀望態度,或者考慮進一步適度放鬆幣策,並主要透過財政政策來提振需求。
IMF提到多種亞幣被低估,事實上,美國聯儲局早前加推無限期第三輪量化寬鬆措施(QE3),引發貨幣戰疑慮。不過,瑞銀外匯策略董事總經理毛希丁認為,有別於前兩輪QE,QE3不會引致美元崩潰,原因包括美國經濟回復溫和增長、美債在標普降級後仍保住避險資產地位、多國央行爭相放水及各國息差收窄等,故美元兌歐元在QE3出爐後僅微跌。
追蹤10隻最常用亞幣(不包括日圓)的彭博社──摩根大通亞幣指數,昨見117.27點,徘徊月初所創的117.33點七個月高位。
IMF的報告還調低中國今年經濟增長預測,由七月份估計的8%,降至7.8%,未能「保八」,但在早前的減息措施帶動下,明年經濟增長可望回升至8.2%,惟仍低於早前估計的8.5%。IMF警告,隨着中國經濟由出口主導轉為加強內需,當地經濟雙位數增長的情況或不復見。
報告又唱淡印度經濟前景,把當地今、明兩年經濟增長預測,分別由6.1%和6.5%大削至4.9%和6%,主要受累於政治僵局、商業信心疲弱、經常帳赤字上升和盧比貶值,但礙於當地通脹壓力有增無減,IMF呼籲該國維持幣策不變直至通脹持續降溫。
中印經濟雙雙放慢,IMF料發展中亞洲經濟體今、明兩年經濟增長6.7%和7.2%,分別低於早前估計的7.1%和7.5%。不過,IMF首席經濟師布蘭查德表示,中印兩國不會出現經濟硬着陸,只是增長一段時間內會處於較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