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是一個充斥消費資訊的都會,經濟學理論描述的理性消費者善於量入為出,在借貸時更會小心計算利息成本和償還能力,破產應是預期以外的突發因素所致。人是否永遠維持「理性」狀態?近年行為經濟學不少研究顯示,人類決策和行為極受環境和群眾因素影響,美國社會面對的不少經濟問題,正是消費者缺乏理性考慮的結果。面對消費品的誘惑,如消費信貸愈容易批出、愈容易借錢,消費者將面對更大的財務風險。
事實上,香港金融機構提供不同形式的貸款:從物業抵押貸款,到不須抵押品的應急貸款,甚至不須另行申請的信用卡簽帳額。
在微觀的層面,消費者增加貸款和開支,雖然對零售業和金融業有幫助,但個別家庭的債務卻因而上升。宏觀而言,整體消費開支上升,儲蓄下跌,如家庭收入升幅未能配合,政府又未能緊縮開支,將反映在經常帳和債務(國家主權和家庭)惡化上。○七年開始的金融海嘯,包括美國次按風暴和歐洲債務危機,起因都和過度借貸有關。
一個理性的消費者,會因應不同原因去決定消費(或儲蓄)水平,當中可分為兩類,其一是生命周期的考慮:家庭會因應一些長期目標(如退休、子女教育需要或置業)的動機作出儲蓄決定。其二是應急的考慮:家庭會因應一些突發事件(如裁員或急病)的需要,作出預防性的儲蓄。可是,消費者在消費決策時會否忘卻這些目標?
美國在金融海嘯前的家庭儲蓄率(Household Saving Rate)不斷下降,在○四年更低至2%以下,下列因素或可解釋美國人在海嘯前的「高消費、低儲蓄」現象。首先,美國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經歷了整整十年的經濟擴張期,美國家庭可能認為嚴重不景氣日子未必再臨,毋須預先準備;其次,美國股市和樓市因應經濟增長因素,在二○○○年科網股爆破後,迅速回到上升軌迹,美國家庭財富水平不斷上升,認為已有足夠財富去應付退休需要,所以便盡情消費。
在行為經濟學理論上,也可解釋美國家庭於海嘯前的高消費狀況。首先,消費者並不是經常利用理性思考以作出決策,更缺乏「自制能力」。另外,樓價不斷上升,可將物業轉按或加按,容易得來的貸款令低自制能力的消費者更輕鬆地花錢。
美國在金融海嘯前雖然處於增長期,但同時產生收入不均問題。我們很容易理解高收入家庭的高消費模式,但其他家庭亦會受這些高消費模式影響,作出過度消費,經濟學家稱之為「示範作用」。中等收入家庭想縮短他們和高收入家庭的消費模式差距,低收入家庭則從後緊貼中等收入家庭的消費形態,整個社會便容易進入「高貸款、高消費、低儲蓄」,是美國在金融海嘯前隱藏的問題。
所以當有衝動去購買消費品,就算可用信用卡簽帳,如不能準時還卡數,消費開支其實也是債務。另外,在有消費衝動時,是否應思考自己有否退休、置業或子女教育的資金需要?理性消費者的物質生活可能較為簡樸,但不會面對過度借貸帶來的困境和財務風險。
馮嘉耀
現為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學院企業經濟教授、中大航空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並曾任中文大學經濟研究所所長(商業經濟)及中大商學院企業經濟學碩士課程主任。研究範圍包括國際經濟、中國經濟、香港經濟及航空經濟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