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貸渠道閉塞 銀行難穩增長

內地全力「穩增長」,中央部委審批新投資項目大提速,但正所謂無財不行,如沒有銀行貸款配合亦是徒然。人民銀行昨天公布七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只有五千四百億元(人民幣.下同),較六月份減少近四千億元,同期的社會融資規模亦按月急降七千多億元。人行早前曾減息兩次,新增貸款卻低於預期,追本溯源,作為經濟心臟的銀行,患上血管閉塞。

今年以來,內地金融機構每月的貸款和存款變化相當波動。每逢季尾,貸款和存款增長都很理想,三月的新貸過萬億元,存款激增近三萬億元;六月的新貸超過九千億元,存款亦增加近三萬億元。可是,季尾以外的月份,新貸多數縮水,存款更大量流失。這現象顯然無關真實需求,相信有銀行刻意在季結時互相借錢、存錢,以滿足貸存比率等監管規定,過了關便打回原形,根本不熱衷借錢出去。

在二○○九年後,為配合中央的四萬億刺激措施,內地銀行瘋狂放貸,遏也遏不了。為何中央現在號召穩增長,銀行的態度卻完全不同?主要原因有兩個。首先,相信沒有銀行會估得到,在短短幾年間便要再次大灑金錢保增長,以為當年已屬千載難逢的機會,於是大借特借,新貸屢破紀錄,透支了未來的放貸能力,現在不情願也得忍手。

其次,四萬億刺激措施,後遺症陸續浮現,銀行不良貸款率從去年底開始上升,如果現在再次瘋狂放貸,恐怕很快面臨增資壓力,在目前的市況下,不知可從哪裏撲水。而且國有銀行的管理層都是官員,臨近政府換屆,自然要少做少錯,以免盤數唔靚影響升官機會。如果說三年多前義無反顧地把貸款放出去是為賺錢,現在不願借錢出去,便是為自保。

類似現象並非中國獨有,歐美也一樣。美國的銀行寧可把錢存放在聯儲局而不放貸,原因是風險高兼利率太低,根本無肉食。歐央行早前透過長期融資操作向銀行體系注入過萬億歐元,以為可鼓勵放貸,銀行為求安全,同樣選擇把錢閒置於央行戶口。至於內地銀行業,主要是以往借出太多,貸存比率及資本充足率接近極限,現在惟有把錢留起,不敢亂來。

這不是說人行沒有出招的需要。減息可降低現有債務的利息負擔,降存備率可增加資金流轉速度,兩招均屬必須,但仍未足夠。人行看來亦明白,已開始像歐美央行直接向市場動腦筋,近期不斷使用逆回購向市場注入資金便是一例。中央政府亦應為新投資項目承擔更多,加大財政支持,既可監察各地不得亂投資,又可帶動增長,清除新貸渠道閉塞的影響。

搵樓18即睇最新樓價走勢、最全面地產新聞及筍盤情報

「Money18免費即秒股票報價網站」現推出8升級功能,財經資訊,實時實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