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債危機進一步惡化,加上準繩度甚高的「秋官效應」繼續發功,港股在第二季仍然擺脫不了「五窮六絕」的傳統智慧。雖然市場普遍預期港股在中央送大禮、被譽為「港股小直通車」的跨境港股交易所買賣基金(ETF)開通下,七月上旬或會出現小陽春。但相信讀者應該不會忘記,港股在去年八月才是噩夢的開始,恒指跌至十月初方見底,加上憂慮內地經濟增長放緩、歐債問題難以斷尾,而特區新班子又正式上場。在種種因素下,港股在第三季面對着不少挑戰,所以策略上宜穩中求勝,持盈保泰。
人行本月初突減息0.25厘,似為內地進入減息周期揭開序幕,但遠水不能救近火,內地經濟增長動力減慢幾成事實,全年增速會否降至溫總預期的7.5%甚至坊間推測的更低水平?相信在七月中公布的一連串第二季經濟數字,會露出一點端倪。
傳統上,八月為企業公布中期業績的高峰期,惟包括水泥股在內的多個熱門板塊股份紛紛發盈警,加上基數效應及中外經濟明顯轉弱,企業盈利未有大幅走樣已經是執番身彩。再者,內地上半年資金供應緊絀,資本實力較弱的民企早已叫苦連天,加上再有民企高管跳船,早前市場傳得熱烘烘的「渾水報告」又懸而未發,對民企早已虎視眈眈的大戶,不排除乘業績期再刮起民企風暴,總之民企股都是少掂為妙。
至於牽動全球股市神經的歐債危機,雖然各國領導人已頻頻開會,而歐元區共同債又逐漸成為長遠解決危機的最可行方法,但要背負着歷史包袱的德國總理默克爾頑石點頭,似乎仍然是難過登天,各國惟有繼續泵水入不同的救市基金,讓歐豬國吊鹽水續命。可以預期,歐債問題在今季仍然反覆,爆煲及救市的好淡消息輪流交替,倘若繼西班牙倒下,相信身負高達兩萬億歐元債務的意大利亦撐不了多久。
一直隔岸觀火的美國,總統選舉的競選活動在第三季將會進入白熱化階段,為爭取連任,可以預料奧巴馬會盡展渾身解數,向選民作出不同承諾。其中,失業率逾8%的經濟一環相信會是重點受惠範疇,今年一直在高位徘徊的美股,萬二點關口應該有不俗支持。
價值投資的精髓在於低買高沽,但面對股市波動、經濟周期縮短,指數、股票價格快上快落已經成為新常態,如果買入股票長期持有,很大可能會處於有波幅而無升幅的尷尬局面。因此,踏入外圍仍然未明朗的第三季,投資者不妨靈活走位,捕捉短線上落機會,同時做好風險管理控制注碼,才能立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