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國債即將重臨,中國財政部定於本月來港發行230億元(人民幣‧下同)國債,當中破天荒撥出20億元,以配售方式給予海外央行及貨幣管理當局認購,金管局對有關安排表示歡迎。有分析認為,這有助人民幣國際化步伐之餘,更反映海外央行對中國國債的需求。
今次為財政部第四度來港發債,過往發行時並無特意區分海外央行,只一視同仁地與其他機構一同認購。渣打香港環球市場主管陳銘僑稱,今次特別安排20億元予海外央行,相信是希望吸引更多海外國家使用人民幣,提高人民幣在國際間的認受性,為國際化鋪路。
國債的配售額度確保海外央行「一定買到」,有市場人士稱,現時有不少央行不可投資由企業或銀行發行的債券,只可購買由國家發行的債券,是次中國容許其他國家的央行參與,正是有關央行對國債有需求。恒生銀行(00011)人民幣業務策略及計劃部主管顏劍文指出,配售令海外央行不用再經第三者購入國債,料外國央行將歡迎此舉。
不過,海外央行配售額度只得20億元,規模不大,相信只是試驗性質。金管局特意為海外央行認購國債設立統籌窗口,息率將與機構投資者的部分一樣,後者一如往年採用金管局的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CMU)作投標發行及決定息率。
顏劍文預料,國債息率約2至2.5厘,因以往投資者較注重人民幣產品的貨幣升值潛力,但現時升值預期放緩,投資者轉而關注產品本身回報,料國債息率水平需有一定吸引力。
今次國債有多項創新,除規模較去年多30億元,為歷來之冠外,更首次加入15年期國債(見附表)。零售方面,額度雖然增多5億元至55億元,但以佔比計則為近年最低。
經濟師關家明稱,財政部再來港發行國債,對本港債市有幫助,因債券每三至五年就會到期,所以需不斷發行新債,至少令市場流通量更趨活躍,目前發行量不算高,不排除未來財政部會再提升發行量。
回報方面,訊匯證券行政總裁沈振盈料兩年期的國債息率大約有2.5厘才算合理,但他認為息口應比預期低,但至少回報要比iBond高才買得過。他直言國債及其他人民幣資產不算吸引,寧願投資股票。
關家明稱,雖然人民幣升值潛力稍遜,但投資者不會單純考慮升值潛力,風險亦是重要的一環,而國債的信貸評級為國家級最高,國債有其吸引力。AMTD證券業務部總經理鄧聲興則指,國債甚至比iBond更穩陣,若兩年期國債有3厘息口,已經算得上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