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數刮倒民企 股民要識防風

在三月業績放榜期,民企風暴再令股民提心吊膽,這次主角集中在一批上市一至兩年的半新股。上市首年多有盈利保證,被喻為「蜜月期」,但次年開始業績猶如碰上「照妖鏡」,帳目問題紛紛曝光,小投資者防不勝防,只有自求多福,尤其對一些增長速度過快的公司,有疑應勿買。

公司大多選擇盈利高峰期上市行內慣見,更有甚者上市前「省靚」盤數催谷盈利、或狂開新店、或提高產能、或盈利提前入帳,招數層出不窮;惟蜜月期一過便無以為繼,一些公司惟靠造假來滿足投資者對公司維持高增長的期望,醜行一旦曝光,將誠信破產難以翻身。

上市前業績過分亮麗,其中牽涉上市保薦人盡職審查責任,港交所一向標榜審批嚴格,但問題依然叢生。港交所在爭取上市集資額在全球稱霸的同時,不能棄投資者利益不顧。而具良好質素的企業上市已八八九九,剩下的新冒起企業或良莠不齊,又以民企佔多,更需提高警覺。

作為投資者亦需做足功課,對公司的帳目抱以存疑的目光,之前一、兩年的高增長可否持續?為何在整個行業低迷的情況下仍可特別出眾?毛利率甚至高於業內龍頭?集資所得「擴充產能」,亦往往是新股招徠的賣點,但產品是否存在供過於求?新增產能會否開工不足?投資者需把投資對象與同業公司多作比較。中國證監會近期進行新股發行機制改革,其中一招就是提供行業平均市盈率讓股民參考。

去年的民企風暴由美加捲起,其後美國要徹查民企帳目,也有少數香港上市公司遭對沖基金做淡狙擊。民企乃風暴的主角,雖不可一竹篙打一船人,只是民企帳目較難查證是不爭的事實,中國地大物博,地下做礦產的,地上做零售的,滲了水分或誇大了業績,亦往往無從稽考。

到發現有董事跳船、核師數辭任已是到了病症末期,即使能逃生亦已損失不菲,許多公司事發前甚至沒有先兆。投資者僅從業績報告或證券研究報告管窺全豹難得全面,看業績不是單看營業額、盈利和增長率等表面數字,更要看現金流、應收帳、存貨、負債水平等等,正所謂魔鬼盡在細節中。

全球經濟急轉直下,經營環境變化及競爭趨於激烈導致業績轉差情有可原,但造假不可原諒。上市首年靠化妝或偽裝遮掩,但次年終須現形,更離譜的是頭一年已「變臉」,港交所和保薦人把關不力難辭其咎,但股民更須為個人投資負責,愈便宜的股份愈要警惕,「便宜」可能已是一個最明顯的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