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銀行搶攻新興市場無坦途

人人都說新興市場好景,因為經濟有不俗增長,相對於死氣沉沉的歐美發達經濟體,自然是有大把生意可做的好地方,跨國性國際大型商業銀行尤其趨之若鶩,視之為增長引擎。不過,國際銀行作為後來者,想進一步拓展新興市場版圖並非話咁易,要付出更多力氣,薪金開支往往要比其他地方高,成本負擔不輕,絕非一條坦途。

英國四大商業銀行之一的滙豐控股,每次公布業績總會帶來啟示,業務發展策略更是明燈。在美國次按風暴大爆發前,滙控算是最早預警當地樓市泡沫爆破的大銀行;在金融海嘯之後,滙控也是率先宣告全球經濟重心從西向東移的國際銀行,並且身體力行,現在包括香港在內的亞太市場,去年便貢獻超過六成盈利。

不過,如果國際銀行今時今日才大張旗鼓進軍新興市場,未免會有事倍功半的感慨!以滙控為例,去年在主要新興市場聘請人手,便要額外多花十一億美元,相當於把薪酬增加一成至一成半,結果令總開支增加百分之十,而海外高層管理人員的待遇更加遠遠優於英國本土。這現象顯示國際銀行如不以銀彈攻勢,便很難在新興市場招攬人才,更莫說站穩陣腳。

事實上,其他積極染指新興市場的國際銀行,亦普遍面對經營成本高漲的問題。由於這些市場早已有大量本土銀行盤據,現在才踩隻腳入去,競爭肯定激烈。此外,環球金融市場的監管趨向從嚴,銀行資本變得十分珍貴,說是十個茶壺九個蓋也不為過,難以同時兼顧多條戰線,要是把資本用在一個地方,便要放棄其他地方,押注在新興市場像一場賭博,許勝不許敗。

雖然國際研究機構均異口同聲認定新興市場可以保持增長,但增速能否長期維持在高水平便大有疑問,好像今年的表現便很難追貼去年。國際銀行在新興市場的盈利表面上遠勝歐美,這未必全因為賺錢能力特別高,而是歐美實在太失色,相形見絀而已。歐美業務已變成尾大不掉的包袱,總是拖整體業績後腿,削弱股東回報率和資本充足率。投資者在下注時,始終要看整盤數。

新興市場的銀行大戰,新進國際銀行不見得特別佔優,正所謂猛虎不敵地頭蟲,本土銀行更易獲得天時地利人和等優勢。在內地,本土銀行把外資銀行遠遠拋在後面,便是現實寫照。相對而言,國際銀行較高的成本,長遠始終是個問題,由於以高槓桿經營已成過去式,如果盈利增長無法跑贏開支增長,最終恐怕還是要走嚴控成本這一條路,即是裁員重組。

搵樓18即睇最新樓價走勢、最全面地產新聞及筍盤情報

「Money18免費即秒股票報價網站」現推出8升級功能,財經資訊,實時實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