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級機構標準普爾根據新出爐的準則檢討全球最大三十七家銀行的評級,決定把其中十五家銀行及其附屬降級,包括扎根香港但屬英資的滙控及旗下恒生銀行;而兩家中資銀行分別是中國銀行及建設銀行則獲升級,信貸評級超越美資大銀行。觸發今次降級行動並非相關銀行突然出了大問題,只是採用了新準則,尺度有變,結果自然跟以往有差別,嚴格來說屬於「技術性降級」。眾多國際大銀行齊遭殃,預示着再沒有「大得不能倒」的銀行,而「政府有能力救」的銀行才是強者。
今次調整評級行動已醞釀一段長時間,在金融海嘯後,標普是其中一家被千夫所指的評級機構,承諾全面檢討評級準則,這做法與其說要與時並進,不如說是「補鑊」來得更貼切,藉此洗脫海嘯幫兇的污名。試想想,如果再出現雷曼翻版,單看信貸評級以為極安全,卻可以在一夜間消失,評級機構恐怕也要關門大吉了。
標普採用的銀行評級新準則十分複雜,要長篇大論才能全面闡釋,在此不妨抽一些重點討論,可以見微知著。首先,極為重要的一項改變是加入宏觀經濟取向,把一個國家的評級與銀行評級更緊密地聯繫起來。其次,銀行的資金來源及流動性被視為決定性因素。第三,經過風險調整的資本在經營上一視同仁。最後,信貸風險分類更細緻。
事實上,只要看懂上述的重要改變,便很容易明白十五家被降級的大銀行,為何集中在歐美,原因正是一旦再爆發系統性金融危機,歐美政府根本無錢打救財困銀行。反過來看,也不難明白為何兩家中國大型國有商業銀行,會獲調升信貸評級,這當然不是內銀經營能力一日千里,而是背後有政府的大水喉射住,隨時開喉提供資金。換言之,政府水喉的大細,主宰未來銀行的評級。
眼見歐債危機愈燒愈旺,美國朝野談判削赤「護級」又無成果,標普怎會不明白現在宣布檢討評級結果會惹起極大反響,因此不斷對外吹風打底,早前便曾說過,在數以百計陸續檢討評級的銀行中,估計只會有兩成要降級,六成評級不變,餘下兩成更會升級。不過,三十七家全球最大銀行的檢討結果與預期相去甚遠,被降級的多屬「系統重要性銀行」,更加凸顯歐美金融體系脆弱不堪。
雖說是技術性降級,但對被降級的銀行來說,衝擊還是不輕,融資成本肯定上升,尤其是那些存款基礎薄弱,要依靠貨幣市場融資周轉的受影響最大。此外,投資銀行業務比重高,尤其是擔當衍生工具莊家的銀行,在降級後肯定會被要求為衍生工具提供更多抵押品,今次確實是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