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關總署公布,中國四月份貿易順差高達114.3億美元,不但大幅高於市場普遍預期的10億至35億美元,更較去年同期多出6倍。有分析認為,順差擴大是內地的緊縮政策收效令到內需減少所致,預期整體貿易態勢不變,全年貿易順差或高達1,200億至1,400億美元,令人民幣承受更快升值的壓力。
為改善中美貿易失衡,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呼籲美方公平對待中國企業赴美的投資,避免經貿問題政治化。他強調,任何一步的實際行動將勝過千言萬語,美方應明確落實兩國對話成果的時間表及路線圖,切實放寬對中國高技術產品出口管制,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
中國四月份進出口總值為2,999.5億美元,同比增長25.9%,出口總值為1,556.9億美元,同比增長29.9%,刷新去年十二月創下1,541.2億美元的歷史紀錄;進口總值為1,442.6億美元,同比增長21.8%,但較三月份減少了78億美元,令貿易順差由三月份的1.39億美元,大幅增加至114.3億美元。
滙豐銀行經濟學家馬小平表示,四月份貿易順差高於預期,顯示政府的緊縮性經濟政策發揮了作用,令到內需增長放慢,當中鐵礦石及石油等大宗商品進口顯著放緩,但他預計今年貿易順差可能會低於去年。
美銀美林經濟學家陸挺則認為,日本地震推動該國從中國進口的消費必需品增加,美元貶值及出口商品價格上漲對出口的增幅貢獻約為8%,故出口實際增長約為20%,仍屬於強勁水平;若大宗商品及原油價格在最近回調後不再反彈,可幫助中國在今年餘下時間每月實現約80億至100億美元的順差,累計全年順差約1,400億美元。
有分析認為,中國經濟規模雖然龐大,但由大宗商品引發的輸入性通脹壓力不少。在進口商品中,鐵礦沙在一月至四月進口2.3億噸,增長9.5%,進口均價大漲53.9%至每噸157.6美元;同期煤進口4,348萬噸,減少24.1%,進口均價為每噸111.3美元,上漲17.3%。
市場普遍預期今日公布的四月份內地通脹數字,會由三月份的5.4%回落到5.1%至5.3%,通脹情況仍令人憂慮,加上貿易順差大幅擴大,意味着國際間對人民幣需求將有增無減。在雙重壓力下,人民幣或會加速升值。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昨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中間價為6.4950元,較周一進一步上升,續創○五年匯改以來新高。
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表示,注意到美國多次重申強美元政策符合該國以及全球經濟利益,人行將密切關注中美兩國的宏觀經濟狀況。
當被問到美元疲弱,周小川則指中國對於匯率波動是習以為常。
歐盟仍然是中國的最大貿易夥伴,一月至四月份雙邊貿易總值1,700.1億美元,增長23.5%;同期中美雙邊貿易總值為1,337.1億美元,增長24.8%。至於期內中國與東盟及日本的雙邊貿易總值,分別為1,102.1億美元及1,088.6億美元,增長26.5%及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