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九月最後交易日收市,港股第三季勝局落定。季內恒指累計漲二千二百二十九點,以略逾百分之十一的升幅,在亞太區主要股市中,只能排在第八位。港股得勢主要在九月,純以九月計可謂絕佳。借用內地潮流用語「金九銀十」,港股無疑兌現了金色九月,接下來市場憧憬着銀色般的十月,成為市場分析員展望第四季的基調。
其實,對港股前瞻不可能憑一句潮流用語定奪。過去的第三季,從亞太市場整體看,除日本、越南股市外,其餘市場表現俱佳,關乎經濟再大幅下調的因素似不存在,亞匯指數在季內上升百分之三點六,是○四年以來最佳的,相對應的美匯指數第三季更下跌百分之八點六。數據揭示,亞太區上季的升市,是美元轉弱下資金流入所致,以這個業已展開的弱美元趨勢去預測今季,仍然可望延續上季升市的態勢。
有兩大理由可據:一是美聯儲聲言的第二輪量化寬鬆箭在弦上,構成美元套息的預期,過剩的美元仍會持續流入亞太經濟體,包括香港在內;二是逼人民幣升值戰端已開,不會短期中止,對人民幣升值的憧憬,引發資金流入已啟動人民幣業務的香港事屬必然。事實上,環顧全球經濟,中國仍然是熱門焦點,匯率爭拗、貿易摩擦雖然製造阻滯,但無決定性影響。「十二五規劃」概念,反成追入人民幣資產的誘因,以致利好港股。
然而,隨利好而動的資金流,不一定完全順應市場的預期而動,上季美元一度偏軟後,突然被追捧為避險貨幣,顯示了資金流因應全球不確定因素而動的變數,這足以令我們對今季的看升保持警覺,摒除一面倒看升的不切實際。當前,影響全球的「三D」:債務(dedt)、赤字(deficit)、美元(doiiar)因素,仍像陰霾籠罩般揮之不去。
債務,迫在眉睫的是歐豬國的債務危機,還是攸關金融危機發展的重要因素。未來既有一國、一國輪爆的機會,也不排除有幾國共爆的機會,更重要的是,當中解決危機明顯需時頗久,從而使歐債危機一有風吹草動,即成金融危機的導火索。赤字,聚焦超越了歐洲,波及面更形廣泛,和債務相伴構成糾結相纏、互為影響的難題。像美國的財赤,國際見怪不怪,拿來作文章的機會不高,但處於債務威脅的歐洲,赤字是極大的風險,也能產生震盪全球的效應。
美元,已經成為美國應付危機的可用工具,為修復經濟失衡,美國有效的政策選擇,將是貨幣貶值和「製造」通脹,通過貶值有利刺激出口,而「製造」通脹可抗衡滑向通縮。值得注意的是,美國人的美元,往往成為全球的問題,當其政策選擇貨幣貶值和「製造」通脹時,美元以套息功能推動新興經濟體資產泡沫;但選擇貨幣貶值和「製造」通脹,也可能是美國的短中期目標,當目標達到或危機緩解後,美元隨時走強變成打壓歐元的利器,何時變身主動權在美國手上。當市場預期今季一片好景,不可忽略「三D」異動帶來的變數或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