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GDP增2.2%廿年最強

歐債危機爆發後難得傳來好消息。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第二季國內生產總值(GDP)經季度調整後按季大升2.2%,創東西德統一,即近二十年來最大升幅,令德國有望成為帶領歐洲經濟走出幽谷的火車頭,刺激歐元兌美元一度重上1.29關,高見1.2906,最多升0.77美仙,其後回軟。

德東經濟前景看俏

德國屬出口主導型經濟,是僅次於中國的全球第二大出口國。受惠於歐元兌美元今年以來貶值10%,有利德國相對歐元區以外國家的出口競爭力,帶挈該國出口需求急漲,加上企業投資上升,惠及經濟快速增長。金融服務機構GaveKal報告還指出,德東經濟不再是德西的負累,是德國經濟前景看俏的原因之一。

歐元區現雙速發展

歐盟初步數據顯示,受德國經濟強勁增長帶動,整體歐元區第二季經濟按季增長1%,創四年來最強季度增速,更跑贏同期美國經濟僅0.6%的增速。

不過,最新GDP數據卻同時凸顯出歐元區各國經濟雙速發展的問題。一方面「核心」歐元區國家經濟表現理想,除德國外,荷蘭和法國第二季經濟亦分別按季增長0.9%和0.6%;但另一方面歐洲南部國家經濟表現呆滯,同屬「歐豬五國」的西班牙和意大利第二季經濟僅輕微增長0.2%和0.4%,歐債危機源頭的希臘上季經濟更收縮1.5%。

德國勢成歐元區經濟增長主力,德意志銀行經濟師莫埃克指出,德國的出口量已回復至危機前水平,但法國出口仍較危機前低10%,故法國明顯地未能在全球貿易反彈中獲得同等利益。

結果,法國的就業市場亦未能如德國般回穩,難以借助其傳統增長動力──本土開支,來刺激經濟增長。至於西班牙,當地經濟在金融危機前數年,因建築業暢旺而急速增長,導致今天經濟難免增長乏力。

日央行下周論匯價

另一邊廂,日本央行上月會議紀錄顯示,決策官員憂慮日圓升值可能損害該國出口,意味當局認為匯率問題構成的經濟風險較歐債危機更大。《朝日新聞》報道,日本首相菅直人和日本央行行長白川方明下周或召開會議,討論圓匯升值及應對措施。

惟市場揣測日本央行未必出手干預,圓匯先跌後反覆。美國早段,歐元兌美元報1.2761,跌0.69美仙;美元兌日圓報86.33,升0.42日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