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存備率有因 通脹無憂不可信

人民銀行決定,五月十日起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點五個百分點,這是人行今年第三次上調存備率,每次幅度均為○點五個百分點。顯示人行繼續運用數量型工具,從市場抽走資金。近期內地決策當局仍然以公開市場操作、存款準備金率及信貸窗口指導交替運用,力避上調利率的操作,反映決策層對價格型調整工具風險仍然胸無勝算。

至於上調存款準備金率應對的目標,在一片樓市調控聲中,似乎是要打壓樓市,平抑資產漲價,這當然不無根據,實際操作效果不排除確有這樣的作用,但整體地看,這一招的關鍵,作用仍是防範通脹。雖然國家統計局上月中公布三月份消費物價上漲百分之二點四,環比呈下降趨勢,官方言論也在為通脹恐慌降溫,但實際的情況可能並不見得那麼無憂。

不可忘記,三月通脹環比下降的同時,經濟出乎意外地高速增長。在宏觀角度,經濟過熱是萌生通脹的動力,經濟發燒則通脹不言而喻。同時,去年信貸破紀錄的投放,滯後影響並未消失,雖然一季度貸款增速已降到百分之二十以下,但企業中長期貸款不減反增,維持基建項目的投入仍增長,換言之,投資還會為經濟釜底加薪。

內地慣常通脹上升很大程度取決於食品價格,官方指西南五省區乾旱,但當地不是主要糧產區,因而無礙供給的穩定。權且假定食品帶動通脹的動因不大,但這不能使人對通脹感到安心。不能忽略的是,出口保持強勢,工業生產繼續加快增長,整個由投資帶動上游資源商品的需求,構成強勁的漲價動力,不斷推動資源商品漲價,以致將來難免向下游傳導。

上一輪通脹上升潮,除了食品上漲帶動,全球資源漲價也是重要的傳導源頭,而且和中國直接對應,油價就曾瘋漲到一百四十多元的高位。現在油價因應的復甦,率先啟動上漲行情,其他金屬資源也啟動了漲價進程,顯示資源漲價重臨,經濟愈確定復甦、愈升溫,漲價進程也就愈快,資源看漲已比較明顯。

有兩個較明顯的動態,引起市場注意:一是資源企業的購併升溫。澳洲不少礦商正積極招攬中國企業入股,中國鋁業、五礦集團、中信和中國有色等大型國企,積極洽購各國礦產資源,去年全球相關購併完成一千零四十七宗,其中兩成七交易額由中資完成,考慮到各國若降低購併壁壘,中資收購斷不止這個比例,預期有關購併熱潮還會在今年延續。

二是資源成本不斷提升,今年中國就鐵礦石的談判,世界三大礦企一直企硬,顯示漲價預期極強。消息指稱,澳洲打算二○一二年起,徵收百分之四十的資源企業稅,無疑顯示政府伸手分肥的姿態,一旦成事將是資源一項長期的成本,如更多政府效法,則更成為普遍的成本,進一步推高資源價格。

從中國內部和外部因素看,由資源傳導的通脹,很快成為事實,從金融和需求因素看,推動資源漲價的動力十足,因此日用食品漲價不厲害,不足說明通脹風險低。中國由於發展失衡,由信貸泡沫到資產泡沫,由投資過熱到資產漲價,通脹的土壤已相當肥沃,一旦發芽抽長,勢必茁壯。不妨預計,人行數量型貨幣政策工具將快用盡,加息也會隨時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