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借外幣發財 不務正業何其多

多家中央級國有企業在北京市連環高價搶地,不斷炮製「地王」,惹來很多非議,被批評不務正業,逼得央企的「大老闆」國資委下令七十多家企業要退出地產這項非主業,變相截斷他們的財路。不過,國有企業的財路真是多得很,絕不限於地產。近日,有社科院的專家發現,在香港十分活躍的人民幣遠期不交收合約(NDF),內地國企是主要參與者,藉着沽出遠期合約,賺取可觀的無風險利潤。

人民幣遠期不交收合約,是期貨交易的一種,每天成交額可達五十億美元。就像其他期貨合約一樣,必須有買方與賣方才能成事。現時買方一般被視為看好人民幣,對升值有憧憬,賣方則不一定是預期人民幣貶值,只是進行「套息」交易而已。專家指出作為賣方的國企,在內地先以較低息借入美元貸款,再兌換成息率較高的人民幣,然後在香港賣出同等數額及年期的人民幣遠期合約,既消除未來的匯兌風險,又可輕鬆賺取美元與人民幣的息差,這筆無風險利潤料達兩厘。

中央去年鼓勵銀行大舉放貸,新增人民幣貸款超過九萬億元,當中大部分是借給國企及有官方背景的企業,早已不是甚麼秘密。以房地產為例,全國各地去年頻現「地王」,六成是由國企奪得,可見水源何等充足。不過,市場的注意力似乎集中在人民幣貸款,忽略了外幣貸款的增幅同樣驚人,在相同的審批結構下,相信同樣是主要流入國企的口袋,部分被拿來套息。

根據人民銀行的統計,去年十二月金融機構外幣貸款餘額較同年一月增加一千四百多億美元,增幅六成,遠高於同期人民幣貸款餘額的兩成半增幅。外幣貸款增長的主力來自短期貸款,其中非金融性企業的短期外幣貸款,十二月較年初增加近六成,遠高於中長期外幣貸款的兩成增幅。另一方面,同期的活期存款增幅達三成一,定期外幣存款反而減少近一成。企業的外幣存貸款,均集中於流動性最高的類別,方便調動。

雖然不易判斷有多少外幣貸款是用於套息交易,但在去年進出口全面萎縮的背景下,外幣存貸款高速增長的確十分不尋常。或許有人會說,國企沽出遠期合約,變相看淡人民幣,不是正好抗衡熱錢炒人民幣升值嗎?這想法未免太簡單,一來是這並非從事套息交易的原意,反而令人低估投機升值的真實力量;二來是國企的彈藥直接受信貸鬆緊影響,一旦政策有變,遠匯賣方被迫平倉,升值壓力突然高漲,麻煩更大。這絕非杞人憂天,再以房地產為例,在國資委一聲令下,隨即有央企宣布與旗下房企劃清界線,當失去了央企這個大靠山,資金鏈會否即時斷裂造成市場震盪,值得密切注意。

在金融海嘯期間,國企成為拉動投資增長的主力,地位得天獨厚,「國進民退」隨處可見,任何有利可圖的財路都不放過,超出主業範圍亦少理。這並非說所有國企皆如此,但天子腳下的央企也積極染指非主業,其他的一些國企恐怕更加無所不用其極,借外幣貸款套息可能只是冰山一角。最近內地有句順口溜:「房價不是總理說了算,而是總經理說了算。」想深一層,真要問一句究竟是政府還是國企在治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