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1/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查詢股票編號

產業回歸增摩擦 中國外需難興旺

金融海嘯改變世界經濟格局,包括中國在內的金磚四國乘勢崛起,但發達國家經濟漸趨穩定後亦開始作出反省,不再全面倚賴金融業締做虛幻的經濟繁榮,紛紛提出產業回歸或製造業再造,國際間的貿易摩擦將有增無減,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面臨挑戰,外需興旺難復舊觀,全力推動內需又怕後勁不繼,中國經濟前景似喜還憂,由於中長期的經濟結構轉型進度並不理想,短期的樂觀態度恐怕只是自我陶醉式的自欺欺人。

歐美發達國家透過自由市場模式,大力發展各類衍生金融產品,創造現代資本主義空前的經濟繁榮,金融業不斷膨脹,在國民生產總值中佔有極大的比例,但一場金融海嘯令歐美各國「虛榮」夢醒,在重建金融海嘯後經濟秩序時,要回歸傳統資本主義,透過實業性的生產力來創造財富。

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在中國利用外資及境外投資面臨的新形勢文章中透露,去年內地透過各項刺激經濟措施,取得顯著成績,國內形勢理想,但國際間長期累積深層次矛盾。他警告說,發達國家面對海嘯後的嚴重失業問題,已提出產業回歸或製造業再造,吸引本國企業資金回流。

在過去的繁榮年代,發達國家的跨國企業為求以最低成本創造最大的利潤,都將生產基地轉移至低成本的新興國家,這亦是中國能成為世界工廠的客觀原因,歐美各國則繼續透過消費來維持經濟繁榮,但金融危機令歐美各國重新重視產業在經濟增長扮演的角色。

發達國家的失業問題嚴重,美國經濟近期持續改善,失業問題開始緩和,但有估計指美國失業問題十年內都無法解決,五年後失業率才有望降至百分之五,未來要創造更多的就業職位,美國政府都直接或間接鼓勵產業界,將海外投資的資金及生產線調回國內,擴大本土的生產規模,增加就業。

國際間今年對如何吸引外資存在更加激烈的競爭,中國暫時仍可保持對外資的吸引力,但在整體跨國投資大幅萎縮情況下,未來發展不十分樂觀,而在各國號召產業回歸的大環境下,重新重視本國製造業生存空間,保護主義勢必升級,並將會以各種不同面目挑起各國的利益矛盾,爭議將有增無減。

中國是世界工廠,在全球產業回歸潮下,亦必定會是主要攻擊目標。據統計,去年有近百項貿易保護措施是針對中國,貿易爭議亦加深各國對人民幣匯率的不滿。金融海嘯爆發以來,人民幣匯價維持穩定,有利改善疲弱的出口,振興經濟。但隨着全球經濟漸露曙光,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都直指人民幣匯價被低估,要求中國改變匯率政策。

中國要保持經濟穩定發展,現時仍力抗人民幣的升值壓力,希望能爭取以內需取代外需,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動力,亦即是調整增長模式,但透過家電下鄉以及汽車以舊換新,內需表面上取得成效,但中央以直接補貼方式來推動內需,這些政策不能長期持續。

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國力日益強大,今年經濟增長可以再上新台階,但可能只是外表風光,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頭馬車中的外需,面對產業回歸潮引發的保護主義浪潮,今年將會面對更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