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1/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查詢股票編號

理財Campus:股市宜忌靈唔靈?

十月份剛過去,「十月股災」之說在今年失靈,大市單月更升3.81%,股友們「逃過一劫」。事實上,金融市場有不少忌諱以及傳統迷思,如「十月股災」、「聖誕鐘買滙豐」及「一月效應」等,是傳統智慧還是迷信,就要看閣下如何詮釋。今期《理財Campus》翻查了港股過去20年的表現,計算傳統炒股理念的準繩度。

十月股災:近20年僅兩度應驗

每提起十月均令股民不寒而慄,皆因歷年股災無獨有偶均在十月發生,由一九二九年及一九八七年出現的美國華爾街股災,以及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以至去年美國次按問題引發的金融海嘯「赤色十月」,港股驚現插水式急挫,「十月股災」的說法似乎頗為靈驗。

‧實際升多跌少

今年十月剛過去,港股幸保不失,單月微升3.81%,成功擺脫十月「例牌」急挫的厄運。若參考過去20年數據,發現恒指十月份其實是升多跌少,升市的年份足足有15個,升幅介乎1.24%至28.81%,升幅最大是九八年,其次是九三年升21.53%,而在九○年至九六年更連續7年錄得升幅。

至於跌市的5個年份,除了去年及九七年分別暴跌22.47%及29.41%外,其餘3年未有出現災難性的跌幅,跌幅介乎0.5%至6.75%。不過所謂「小心駛得萬年船」,股友在十月入市時宜小心為上。

聖誕鐘買滙豐:散戶不再盲目跟風

股友常說的「聖誕鐘買滙豐」,其實某程度上是美國「聖經老人升浪」(Santa Claus Rally)下的產物,原因是在聖誕節及新年期間,美股通常向好,從而令滙控(00005)股價可間接受惠。

不過,去年金融海嘯衝擊港股,拖累屬港人愛股的滙控股價「大插水」,在今年三月時更受供股陰霾困擾,一度跌至全城「至低價」的30.55元(計及供股權因素)。近年這句耳熟能詳的諺語似乎不大奏效,散戶亦開始不再盲目追隨滙控,甚至謔言「聖誕鐘沽滙豐」。

‧去年勁跌12%

以過去20年每年十二月中旬起持有滙控,至年底最後一個交易日止計算,結果顯示,在九一年至九九年期間連續9年獲得正回報,但除了九八年受惠於港股牛市而大升21.05%外,其餘年份期內升幅只介乎0.43%至5.75%,成績中規中矩。在最近10年則有5次報跌,去年更挫12.47%,至於4次報升的幅度亦不算特別標青,只有1.14%至2.83%。由此可見,「聖誕鐘買滙豐」可能早已成絕響。

基金粉飾櫥窗:12月股市大多向好

踏入十二月,是不少基金投資機構進行年結之時,市場指基金經理為爭取更佳的花紅,會紛紛在年底前「整靚盤數」而展開「粉飾櫥窗」(Window Dressing)行動,例如為追回全年的落後表現,入市手法會更見進取。另外,投資者亦樂於將十二月收到的花紅投放入股市,令華爾街氣氛轉好,從而刺激十二月股市表現。

‧跌幅相對輕微

參考過去20年數據,發現美股及港股相同地有14次應驗「粉飾櫥窗」的說法,美股升幅介乎0.71%至9.47%,港股的櫥窗「更靚」,約有0.43%至30.38%的升幅。

雖然影響股市的因素眾多,「粉飾櫥窗」的實際效用仍存疑問,但十二月股市大多向好,而跌幅相對地較輕微,在6次跌市中,港股的平均跌幅約3.75%;美股的情況更加理想,有4次跌幅不足1%。

除年結以外,市場甚至有月結、季結及半年結的說法,即是在任何月份市場亦有可能進行「粉飾櫥窗」的動作。

一月效應:測跌市準確度一般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正正是「一月效應」的精髓,一月份股市表現能夠啟示全年走勢,若一月份升市,便意味着全年很有機會大升。

事實上,「一月效應」源於美股,近年愈來愈多人以此作「水晶球」來預測港股表現。回顧過去20年恒指表現,「一月效應」共有14次準確測市,應驗度達70%,包括最近的○六至○八年以及九一至九四年,但效力在九八年至○五年間則發揮得不大穩定,預測只是間接地「一年準、一年失準」。

‧今年勢必失靈

在6次測市失靈中,發現「一月效應」大多是測錯跌市,達5次之多,即是一月份報跌,但結果全年仍能錄得升幅,舉例說,○三年及九九年的一月恒指分別跌0.67%及5.39%,但最後卻大升34.92%及68.8%。至於今年「一月效應」看來亦不大靈光,原因是恒指今年一月時挫7.71%,但截至十月底已累升逾51%,不過相信散戶對此應會拍手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