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帆認為,現在遇到的許多問題都是長期性問題,說全球復甦至少需要兩到三年已經算是比較樂觀。他甚至認為有新一輪經濟危機的風險,直指「如果新一輪經濟危機爆發,很有可能是在新興國家。」雖然他沒有明指哪些國家,但參照其警示的原因包括中國在內。羅傑斯則以中國股樓已不適合投資,來表明其對二次探底的防範。根據是A股在過去九至十個月倍漲,難以選擇買入,是資產泡沫化憂慮的體現。
足以同A股漲價媲美的,還有內地的樓市,主要城市樓價持續攀升然後居高不下,使得多年的宏調力壓的效果消弭於一旦,近期更頻頻出現高價地王。這種現象已觸動中央的決策神經,由審計署展開的信貸查底,準備大舉運用延伸調查權,試圖探明信貸流入股市、樓市的實情,同早前淡化外間力指七萬多億元的信貸遺禍,態度已有微調。事實上,現時的資產泡沫,就是政策過度縱容甚至失控造成的。
據內地專業人士估算,上半年票據融資新增規模約一點七萬億元,當中約有一點四六萬億元票據融資資金去向不明,估計即為流入股市及樓市的信貸資金。當我們追溯今輪金融危機的源頭時,不難發現,全球雖爆發金融震盪,但內地因為金融開放度低,其金融層面是安然無恙的,只是因為危機拖累出口,導致實體經濟出現重大困難,內地打救經濟應當救出事的實體經濟。
當拋出四萬億元救市大計後,泵水效應展示的流向,除大量的長線基建項目以外,就是資產價格的飆升;流向實體經濟部分的可說微乎其微。明顯看到的是,龐大的救市資金,正在製造其資產市場泡沫,使原本安然無恙的金融市場,「複製」着歐美的危機。何帆所指的危機就是由大量流動性引起。以中國而論,大量流動性既有「國產」的,也有「進口」的。若光指摘海外「進口」危機的元素,不檢討「國產」的危機元素,就難以正視資產市場二次探底的風險。
羅傑斯作為中國市場的大好友,窺穿資產市場泡沫特性避之則吉,是投資者價值選擇的表現。但在全球的資金流動模式來說,情況可能是另類樣子,主要是美元進入貶值通道,會激發資金尋找國際投資市場,新興市場包括中國就是追逐的目標。中國注重國內生產總值(GDP)保八,無疑為熱錢角逐中國市場提供了藉口,一旦被熱錢緊緊盯上,則是資本市場風險的催化劑。
因為內地GDP保八,但實體經濟未出現可持續復甦的良性前景,消費振興及創造就業困難重重,熱錢進入資產市場興風作浪,加上流竄商品市場炒起商品價格,再反饋到內地經濟中,可能釀成重大的通脹風險,形成了製造經濟危機的資金路徑。如果重視當中的風險,內地在清查信貸走向以後,應當尋求「拆彈」的策略,即使難免資本市場二次探底,也要力避出現一場新興國家的金融危機,引起經濟二次探底,在當前已極具迫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