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9/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股價號碼: 

金融海嘯一周年:救市後患 財赤無窮

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各國央行採取量化寬鬆政策,大灑金錢救市,埋單計數共投入了11.9萬億美元(約92.82萬億港元),約佔全球生產總值的五分之一,總算令金融市場從驚濤駭浪中回穩,但救市後遺症陸續浮現,當中包括流動資金氾濫、財政赤字難題及通脹威脅重現等,觸發對英國及美國AAA評級不保及美元崩潰的憂慮。

美國聯儲局○一年開始劈息,冀減輕科網泡沫爆破對經濟的殺傷力,但間接製造了較科網泡沫更大的房貸泡沫;去年第三季房貸泡沫爆破,美國及多個國家紛紛推出龐大救市方案,德銀研究報告指出,過度寬鬆貨幣政策令資金過剩,或催生另一次資產泡沫。

G20今年財赤料佔GDP10%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表示,救市開支將加劇二十國集團(G20)成員國的財赤,估計財赤佔今年GDP比率升至10.2%,創二次大戰以來新高,英、美、日三國的比率分別為11.6%、13.5%及10.3%。報告又預期,G20成員國明年至二○一四年的債務比率將達GDP約85%,較金融危機爆發前高25個百分點。

美國財政部數據顯示,七月份政府財赤達創紀錄的1,807億美元,使去年十月開始的○九年度首10個月的財赤擴至1.27萬億美元,遠超上年度同期的3,890億美元,也打破以往紀錄。經濟衰退導致稅收減少,加上政府動用巨額資金救市,造成財赤持續惡化。

白宮管理及預算局最近預計,○九年度財赤將為1.58萬億美元,較五月份預測的1.84萬億美元縮減,仍遠高於○八年度的4,550億美元;二○一○年度至二○一九年度,財赤將累計達9萬億美元,較原先預測增加2萬億美元。

不僅美國聯邦政府,地方政府也普遍面臨財政危機,其中加州政府瀕臨破產。經濟師預計,財赤會提升美國的借貸成本,加劇財政壓力及提高通脹預期。一旦通脹惡化,將對脆弱的經濟復甦造成更嚴重打擊。

美州政府財困 美元勢弱

美國副總統拜登的首席經濟顧問伯恩斯坦上月接受彭博社訪問時表示,華府必須實施臨時赤字開支,以刺激支出。他又指出,經濟需恢復增長,以便華府能削減開支,使財赤佔經濟比率回落。不過,在目前情況下,談論削減財赤無異緣木求魚。

有分析指,全球通脹正在逼近,通脹幾乎是不可避免的。若不承認這個長期結果,任何人都無法解釋目前全球「無限量救市」資金的最終出路。歐洲央行前首席經濟師伊辛表示,除非政府及央行及早撤除經濟刺激措施,否則當金融危機過去時,通脹必死灰復燃。

各國回收多餘的流動性,是否可遏制通脹?有論者認為,回收流動性有一定難度,就算回收,對遏制未來通脹的影響很小,至少是滯後而緩慢的。美國國債總額已近12萬億美元,也就是人均負債超過4萬美元,而且這個數字從○二年就不斷上升。如果美國最大債權國中國及另外三個金磚國家俄羅斯、巴西及印度減持美債,美元前景堪虞。

儘管美國由於弱美元而遭多國批評,但迄今幾乎看不到美國有任何改弦更張的可能。一個債台高築的國家,必然會被迫將美元鑄幣權用到極致。就此,這引起「股神」巴菲特的憂慮,他最近將華府不斷向經濟注入美元,比喻為溫室氣體排放(greenhouse emission),稱任由二氧化碳排放可使全球暖化,同樣地,任由「美元排放」(greenback emission),也會削弱美元購買力。

英債務前景降至「負面」

另一方面,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月前以債台高築為由,首次將英國AAA主權債務前景展望由「穩定」降至「負面」,意味其最高評級可能不保。人們猜測下一個可能輪到英國的難兄難弟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