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股價號碼: 

外儲突減美債 分散投資未破局

美國財政部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六月底持有美國國債餘額比五月減少二百五十一億美元。這是近期中國第二次減持美國國債,對上一次是四月減持四十四億美元,微不足道的試水減持,隨後五月大舉增持三百八十億美元。從這一往績看,市場對今次減持評價為朝多元發展,力求分散風險是存在疑問的。雖然中國分散風險的主觀意願不用懷疑,但真正做到或者認真去做,就未見得。

六月減持美國國債,正常的推測是,由四月中起美元匯價進入新一輪的轉弱走勢,直到六月才開始喘定。如果是基於美元貶值或引發通脹的憂慮,則難以解釋何以五月又大舉增持。即使六月減持是近期第二度減持,也不說明形成趨勢。同時,六月份日本、英國及巴西,都分別大手增持,其他減持的經濟體亦只是小幅度,中國大手減持明顯有悖市場大勢。據彭博社引述美國財政部資料,上周外國資金買進三年期美國國債創紀錄,十年期國債買進亦是○五年以來最高,三十年公債也買下一半。並表示中國資金大買美國國債不手軟。

據上述種種迹象,六月的大手減持不是一種長線策略取向的體現,而是一次偶然性的舉措。事實上,中國五月份外儲增加八百億美元,六月再增四百二十餘億美元,使中國選擇投資的壓力大增。由於決策理念認為,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大,安全性較差,流動性又不及美債,放棄這一取向,致使其選擇有限搖擺不定。以六月為例,雖然大手減持,但大幅增加了長期國債,淨購入約二百六十六億美元。在此之前還宣示捨長買短的策略,六月又忽然轉向捨短買長,足見策略無定進退失據。

這邊策略無定,那邊通脹烽煙將起。明知規避風險的最佳途徑是多元化,最理想是可以買森林、礦產、原油,或者優質企業、藍籌股票、甚至土地。但中國想要的,美國不准賣,對中國這一意向極度警惕及極力抗拒。美國引導中國在其國債或者華府隱性擔保的資產中兜圈子,最近傳出的中投參與處置有毒資產,亦是相對高風險的資產。選擇有限,又備受華府擺弄,外儲多元化舉步維艱,甚至投資的自主性大打折扣。

六月大手減持,較合理的解釋是對美國作出策略警告。一方面不滿最大債主被債仔擺弄,要提出訴求使其規矩些,另一方面中美戰略及經濟對話其時即將舉行,要逼美方拿出誠意來。有兩個提議顯然被中央納為爭取目標:一是設立補償機制,不是口頭的保證資產安全;二是政治讓步,譬如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其後證明是有其事: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亞洲區董事總經理披露,中國曾要求美財政部發行「通脹免疫」型國債;至於美方考慮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已經由正式途徑發布。

這一招同外儲運用的多元化無關係,所謂「通脹免疫」型國債,可規避貶值風險,但美國就算有心去做,短期也難以成事。換言之,外儲的投資困境並未得到解決,中國還會繼續大買美國國債,最多在短、中、長期種類配置上有所調整,整個困局依舊,是中國的悲哀。但中國減持美債對美國的威懾作用被證明是存在的,倒是中國可加以利用的外交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