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而言,廣州上世紀顯得失色,一九四九年以後經濟停滯不前,五○年代時發展水平還高於香港,其後便遠遠地被香港超越。改革開放後的20多年發展緩慢,落後於深圳,在廣州以外,今天珠三角的西岸地區城市,如佛山、中山、肇慶、江門,似乎都寂寂無聞,沒有海外媒體可作宣傳的報道。
事實上,珠三角西岸城市如佛山的南海、順德和中山在過去20多年也有長足的發展,只是發展以本土工業化及內銷為主,沒有外資的大量投入,沒有香港製造業的全面轉移和借勢擴張,發展步伐確實落後於東莞、深圳,甚至連惠州也有所不如。
可是在二十一世紀開始,廣州發力,從大規模城市基建、交通運輸以至重化工業的引進和發展,在二○○○年代中期廣州的經濟規模已反過來超越深圳,且相對於深圳,服務業的規模更大,凸顯出其作為珠三角中心城市服務業中心的角色和地位。○七年A股市場旺盛時,深圳以股市和相關的地產發展支持,服務業還可及上廣州的80%左右。但○九年金融海嘯之後,比例會頗為縮減。
廣佛肇未受海嘯影響
廣州發力,除了投資外,還有城市轄區擴大,收編了番禺、增城、花都、從化等周邊市,將之改為市內的區。同時,佛山亦擴大,吸納南海、順德等。由廣州開始,西向南下,佛山、中山、肇慶都有所推動。○八年開始廣州、佛山同城化,○九年進一步提出廣佛與肇慶一體化,廣佛肇三市的經濟規模便趕上香港了,且增速勢頭強勁。
○九年第一季度,在金融海嘯之後,從本地發展、以內銷市場為主的廣佛肇,以至中山、江門等經濟表現,都勝於依賴外資和出口的深圳、東莞。
經濟表現勢超港深莞
廣州、佛山、肇慶的表現並未有受金融海嘯的影響,8%以上的經濟增長率高於全國、全省的水平。佛肇的工業增長仍然十分強勁,只是廣州受累於日本汽車廠的內銷和出口的萎縮,才只有2.5%的低增長。廣佛肇以及江門的投資與消費也十分強勁,仍是高增長經濟階段的表現,佛山的投資甚至超過深圳,與深圳、佛山的經濟規模的差異(佛山不及深圳的60%)大相逕庭,或許正反映着兩地今後發展的強弱逆轉。
今年首季應可反映金融海嘯之後的發展趨勢,相信可持續下去。也因此,香港、深圳及東莞一線的以出口、外商為主的地區,今後的經濟表現會被廣州、佛山、肇慶、中山等以本土發展和內銷為主的地區所超越。
理工大學中國商業中心主任
陳文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