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券商足以比併外資
內地大型券商能夠與外資大型投行抗衡,並非是指內地大型券商的資本實力,已經達到跨國大型投行的水平,足以跟後者比併,這方面無可諱言距離仍遠,但是起碼在內企佔有超過總市值六成的,而且影響力正在逐漸深化的本港市場,卻可以發揮箝制作用。
舉個例子,包括國企在內的大型內企來港上市的承銷,過去都是由跨國大型投行包攬,本地證券業從來難以望其項背,然而內地大型券商如中金等,因為有國家政策撐腰,近年在不少大型內企上市中,都能夠在保薦與分銷工作當中佔一席位,起碼分到一杯羹,不讓跨國投行專美。在港設有分支機構的內地券商,依靠本身在內地的人脈關係,加上本身的分銷能力,也是不遑多讓,不但取去不少內地民企的上市承辦工作,甚至令跨國投行承辦某些內企上市,得與其攜手合作,難以再獨領風騷。似此情況,勢非本地券商所能比擬。
本地券商錯過整合時機
筆者列舉了這例子並非是要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同時也無意貶抑本地證券業,對於本地證券市場發展所作貢獻,以及其持續存在的價值。
作為土生土長的港人,及在本地證券業毅行了38年的一分子,筆者衷心期望本地的證券業界,能夠在本地證券市場繼續崛起中佔上重要席位,然而這個希望看來或會落空,本地的證券業已經錯過最佳的整合時機,莫說直到現在仍然看不到業內有藉整合壯大自己實力的意念,縱然現在突然一覺醒來重新整合上路,或者已為時稍晚,因為發覺身旁已經是強敵林立,再不容易招架了。
港被滬取代可能性存在
本港由於缺乏資源產業,因此以發展服務業為主,包括扮演區內主要國際金融中心,乃是正確的取向,而且成績斐然。可惜在邁向國際金融中心的路途之中,卻缺少了一批本地的業內中流砥柱,讓這個美其名國際金融中心的市場,長期以來都由外資大行所壟斷,確實令人遺憾。
最近中央政府規劃二○二○年前,把上海打造成為另一個國際金融中心,令不少人擔心本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是否因此會被上海所取代,或者被邊緣化。我的看法是,倘若本港的金融、股市的主導權,繼續一面倒掌控在外資公司手上,這個可能性乃是存在的。原因很簡單,只要略加思考,世上有哪個國家的管治者,願意見到自己國家金融、股市等命脈掌控在外人手上?不難明白,這次中央政府的決定或許有其背後的政治考量。
(未完待續)
(作者為持牌註冊人士)
(本文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作者所屬任何機構之立場)
僑豐金融集團行政總裁 許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