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重點
多年前人民幣完全封閉,中央有禁止攜帶人民幣離境的法例,但時移世易,現時中國已成為世上舉足輕重的貿易國之一,在美元的地位受到質疑下,人民幣貿易結算的需要已為大勢所趨。
本港亦開始發行非中資機構的人民幣債券,投資產品愈趨多元化。
本港銀行在○四年開始經營人民幣業務,但範圍只限於存款、兌換、匯款以及信用卡;○五年中央同意擴大業務範圍。
今年年初內地與香港簽訂了貨幣互換協議,除此以外,內地更與阿根廷、韓國及巴西等地簽署了協議,為促進雙邊貿易奠下基礎。
由於本港人民幣存款需要經過結算行集結到人行進行清算,因此提供的利息有限,與內地的存息相差甚遠,去年在港一度掀起市民將人民幣運回內地「食息」的熱潮。
銀行相繼出人債
經過數年的滾存後,本港的人民幣已達數百億元,有需要為此尋找出路,○七年起每年便有數家中資機構來港發行人債,為本港的人民幣資金尋找出路,今年更先後首次有非中資企業如滙豐等在港發行人債。
個別華資行的兩年期人債即日起發售,規模不少於10億元(人民幣‧下同),年利率2.8%,目標希望包括零售及機構投資者在內的最終額度可以達到3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