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重點
以出口為主導的金磚四國曾表態要摒棄美元作為超級主權貨幣,但事實上四國買入美元的速度比起金融海嘯前更快。
五月增逾600億美元
五月份他們的外匯儲備增加逾600億美元,反映金磚四國仍非常倚重美元資產,亦不願看到本國貨幣持續升值,影響出口表現。
全球經濟衰退有放緩迹象,以致投資者由美元轉向高收益貨幣,其中巴西幣、俄國盧布及印度盧比五月份走勢強勁,巴西幣五月份升值11.2%、盧布升6.9%、盧比升6.4%,美元指數創下二十四年來最大的跌幅。美林證券外匯和新興市場債券主管Daniel Tenengauzer表示,外國央行不願見到本國貨幣持續升值,若美元陷入貶值,恐會引致資本市場混亂。
金磚四國從未減持美元作為外儲,根據彭博數據,金磚四國不含黃金的國際儲備資產達2.8萬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7.8%,佔全球42%。美國財政部最新資料顯示,中國今年三月再增持237億美債,成為美國最大債主。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肖煉表示,美債價格跌,受損最大的是中美兩國,中國只好繼續買美債。
早前外電指出,倘若美國被評級機構降評級,中、印、日及韓央行不會改變美元外儲比重,因現時沒有任何比美元具流通性的代替品,同時亦表示會繼續買入美債。
另一方面,金磚四國的領導人曾考慮推出貨幣,代替美元,他們於國際高峰會時表示,俄羅斯可能提出新儲備的建議,而俄羅斯總統提議使用區域綜合儲備貨幣,降低對美元的依賴。
推動亞元恐需時十年
中國積極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惟前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成思危直言,亞洲各國經濟發展差異大,若要推動亞元,恐怕要十年以上時間,而且在日本、印度等國可能出現的反對聲音下,人民幣成為亞元的「難度很高」、「不太可能」。
建設銀行(00939)董事長郭樹清接受外電訪問時,促請美國政府及世界銀行,在香港及上海發行人民幣債券,以助兩地發展債市,及提升人民幣作為國際主要貨幣;發債規模可以較細,約為10億至30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