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股價號碼: 

資產市場熱錢狂 一旦四散災難降

金管局總裁任志剛昨日在立法會談論金融市場的現狀和風險,特別談及熱錢的問題,他表示經了解後得知,流入的熱錢屬「股票錢」。任總又強調,本地市場水浸致令資產價格上升,金融市場表現短期可能與經濟脫節,但也反映了市場供求。不過市場一旦逆轉,將會對資產價格帶來風險,投資者應管理好有關風險。換言之,任總是指股市及樓市就是由熱錢催谷,脫離經濟因素及充滿風險的資金市。

市場現況可以分三層次去演繹。其一,政策驅動的資金市。金融危機迫使全球鬆銀根,驅使信貸活化,同時也因為危機的關係,實體經濟未足吸收流動性,或者又因為規避風險,銀行惜貸造成嚴重水浸,出現大量尋求避險及投資的熱錢。香港成為熱錢的落腳地,終致銀行水浸,日前滙豐銀行減息至低於採零息政策的經濟體,成為另一波存款流向資產市場的催化劑,就是任總所說的反映了市場供求。寬鬆的貨幣政策仍會維持,熱錢不會馬上退潮,資產市場的漲勢受到支撐,是當下的現實。

其二,脫離經濟的資金市。當前股市、樓市在瘋漲,實體經濟卻在下滑,香港首季GDP萎縮百分之七點八,睇齊亞洲金融風暴時紀錄,預計全年處於負增長,而且失業率續大幅攀升,所有標誌經濟衰敗的因素紛呈,同股市的樂觀並不配合。股市已失去其作為經濟晴雨表的作用。值得強調的是,今次不是在通脹前提下的漲勢,而是在通縮下的漲勢,凸顯背離經濟的資金市特徵。

其三,充滿風險的資金市。脫離經濟的資產漲價,不過是資產泡沫,而在通縮下的資產泡沫比通脹時更危險,因為一旦泡沫破裂,整體價格水平的下降將加重資產價格下跌,進而把經濟捲入債務型通縮的漩渦,意味着資產價格發生大幅下降,比消費品價格下降來得更嚴重,並使許多債務成為銀行壞帳。危機的觸發點在於熱錢撤走時刻,任總警告市場逆轉的風險,其實最大的風險在於無人能知逆轉何時發生,通常是弱勢股民接下最後火棒。

應當指出的是,資金市上述特性是無能的管治造就的,香港沒有暢旺的實體經濟,卻有旺如賭場般便利的股市。在金融海嘯後,政府缺乏大型基建工程吸收龐大的游資,卻有資金安全的保障,成為吸資的賣點。同時,不斷走低的利率,特別是零息狀態更加降低持現金的收益,於是迫使資金湧入股市、樓市。此外,低利率誘發銀行催谷信貸,也誘使投資者貸款購買資產。試想,一旦利率取向逆轉,而經濟未見好轉,收入不增反減之下投資者將陷於減債求甩身,銀行則會接收壞帳,就像以往的股災、樓災,往往要多年養息才能恢復元氣。在這個過程中,政府除了像任總發出警告那樣,籲投資者管理好風險以外,難道沒有其他有效的消弭方法?

作為金融業實體的本港銀行,據稱能挺過壓力測試,似乎比歐美為優,但銀行業財富管理崩潰後,沒有其他業務填補,裁員減薪之餘,更陷入爭奪樓按的惡性競爭,銀行不但助長資產泡沫,也將為自身埋下風險。眼前資產價格漲勢,將來不可持續。八七年股災在十二月跌到低位,八八年四月反彈近七成五;九八年一月恒指跌到八千一百二十一點低位,三月彈至一萬一千八百一十點,反彈四成五,八月更跌至六千六百六十點,小陽春後卻是更長的調整期。比照近期資產漲勢,會否是災後另一次小陽春,隨後經歷更長調整期,畢竟經濟未出現復甦走勢,歷史重演是投資者踴躍投身股市樓市時,不可不提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