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邦銀行(香港)第一副總裁兼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潘國光稱,金融海嘯發展至今,一些不明朗因素,如衍生工具相關信貸及撇帳等,仍未有確實的解決方案。二十國集團(G20)峰會無疑帶來短暫刺激,但尚未見突破性金融改革。今年歐美經濟難言可走出谷底,料至少要到明年,全球經濟才有望出現可延續(Sustainable)的見底回升。
新興市場首當其衝
他強調,歐美經濟一日未復甦,在全球經濟一體化下,各國難獨善其身。雖然年初至今新興市場股市反彈不少,但仍各有隱憂,如俄羅斯續受油價低企拖累、拉丁美洲較受美國經濟影響等。中國經濟質素較好,內地A股有機會已見底,但不排除再試低位。最重要是全球資金有限,一旦歐美等發達國家經濟進一步下滑,資金「班師回朝」,新興市場勢首當其衝。
美失業率料續上升
進邦匯理研究部助理總監梁偉民認同,雖然現時全球經濟較去年第四季穩定,但經濟仍在下滑,尚未見底。儘管近日美國一些消費者信心及房屋數據等有喘定迹象,但美國就業市場未算回穩,預料失業率仍會持續上升。他認為,當一些前瞻性經濟數字如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穩定下來,經濟才有望見底。他預計美國經濟最快於今年第三季見底、第四季復甦。歐日經濟則由於出現衰退時間較後,復甦也會稍遲。
早前市場關注東歐情況,梁偉民指出,不妨分開兩類國家來看。一些經濟體系較小的國家,如波蘭及匈牙利,若出口持續惡化,當地企業確有機會破產,拖累全國經濟。相反,俄羅斯等經濟體系較好的國家,相信有足夠外匯儲備應付今次危機。
事實上,數據顯示,東歐國家的短期債務只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9.4%,而發達國家卻佔71.6%,市場似乎過分憂慮東歐危機。
雖然全球經濟暫未現曙光,但哪些投資項目仍可考慮?潘國光相信,中國市場仍是長線投資首選,大中華區表現會優於其餘亞洲地區。行業方面,他較看好商品、科技、醫療等不太受經濟及政策改變而影響的行業。
投資組合宜分四類
他建議投資者宜投資於自己熟悉的工具和資產,組合可分為四類:股票、債券、商品和現金各佔25%。股票首選優質國企股;債券以人債、內地和本港熟悉的大型企業為主;商品可以是黃金等貴金屬、石油等。他也提醒,現時股市未到達一個可「長揸不沽」的價位(除非是長線投資如10年以上),投資者不應高追。此外,將現金比例由原本的50%減至25%,是預防美元危機,因美國不斷印鈔及發債,將影響美元的全球儲備貨幣地位,同時影響着與美元聯匯掛鈎的港元。
亞洲看俏 首選中國
梁偉民也認為,儘管新興市場股市年初至今已上升不小,但相信今年仍可反覆向上,理由是去年新興市場股市下跌甚多,很多企業估值已達合理水平,當然前提仍要待美國經濟穩定下來。他較看好亞洲區市場,中國固然是首選,但也可選一些亞洲股票基金。
他指出,雖然股市短期仍波動,但對於中長線投資者(投資期4年以上),現時是多年難得一次的股市低位。行業方面,他較看好基建、內需、科技、環保及內地金融等行業,其中不少科技股公布的業績都證明有能力抵禦這次金融海嘯的衝擊,惟基建公司的估值一向較高,內需公司也再細分不同行業,投資者要慎選。貨幣方面,他認為澳元和紐元仍是首選,因它們有息差優勢,及已調整一段時間。而由於經濟衰退未見起色,市場應會先陷入通縮,一至兩年後才有機會出現控制不到的通脹,故現時只有黃金受惠,其他商品價格仍有下跌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