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究竟哪些因素會促使某種貨幣在本國以外的使用呢?首要當然是有關貨幣必須被視為穩健,並且市場參與者必須願意持有該貨幣作價值儲存之用,同時,該貨幣要可自由兌換,讓非本國居民亦能持有。
隨時間演變 過程緩慢
顯然,多種貨幣都符合這些準則,但卻只有極少數能夠成為真正的國際貨幣,因此當中必定還涉及其他方面的因素。經濟規模是其中一個因素,規模龐大並具有競爭力,在貿易和金融方面對外開放的經濟體系,自然會產生大量外匯交易,這些交易中至少有一部分涉及當地的本幣;具備規模龐大、開放及完善的金融市場亦同樣重要,因為這樣才可提供足夠以本幣為單位的資產,以滿足國際投資者的需求。
此外,還有人指出經濟學家所謂的「網絡外部效應」亦很重要,當本國以外的其他經濟體系都在使用該貨幣,就會逐步形成一種慣性,大家都會繼續使用有關貨幣進行國際交易。
在歷史上只有幾種貨幣取得真正的國際貨幣地位。二次大戰結束以後,儘管不時會有關於美元失去其國際主導地位的猜測與討論,但美元仍一直是全球的主要儲備貨幣。近年歐元成為第二種最被廣泛使用的國際貨幣,有些人更預測歐元會挑戰美元的地位,日後發展成「兩極化」的情況。在某程度上,歐元的出現可被視為是德國馬克被廣泛接納的延伸,而歐元的推出肯定使該貨幣的生存繁衍空間有所擴大。
由此可見,主要貨幣在國際貿易與金融交易中的重要性會隨着時間而逐步演變,只是演變的過程比較緩慢。
在這次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後,何為最理想的國際貨幣體制再次成為政策討論的焦點。隨着經濟實力不斷增加,亞洲具有巨大潛力在未來與歐美地區一同成為帶動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在這樣一個如一些人所指的「三極化」之全球環境中,長遠來說,比較理想的國際貨幣體制理應能反映不同地區在全球經濟結構的重要性,從而有助於通過貿易與投資風險的分散,促進全球金融穩定。
港協力推進人民幣發展
作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大經濟體系以及貿易國,中國會繼續迅速發展為全球貿易及生產的一股重要力量。另一方面,○五年七月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改革以來,人民幣匯率的彈性有所增加,同時也有迹象顯示人民幣在中國內地以外使用有所增加,儘管目前人民幣的使用只限於與中國內地緊密聯繫的周邊地區,而且規模仍然較為有限。作為一個具有巨大增長潛力並且積極推動金融開放的經濟體之貨幣,人民幣在內地以外的使用自然會逐步增加,不過,我相信人民幣在區內以至其他地方被廣泛使用將會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以確保各種可能出現的風險得到妥善管理,就此而言,香港可提供理想的試驗場地,有助確保相關開放措施能平穩順利推進。
金管局總裁 任志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