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違約有風險 美國棋子代價高

澳洲傳媒報道,國防部長達頓日前證實,總理莫里森已指示國防部檢視北領地於2015年與中國嵐橋集團達成的達爾文港租賃協議。值得注意的是,跟此前澳洲政府取消維多利亞省與中國簽署的兩項「一帶一路」合作協議不同,後者在性質上僅屬諒解備忘錄,而港口租賃協議卻具有法律約束力。澳洲悉尼科技大學澳中關係研究所主任勞倫斯森估計,澳洲若真的單方面撕毀合同,將引來中方強烈反制,退出《中澳貿易協定》相信會是其中一個選項。

中國退出《中澳貿易協定》,勢必對澳洲經濟造成致命打擊。正如勞倫斯森指出,儘管部分澳洲產品被中方封鎖,但澳洲對出口中國的依賴不減反增,再加上當前全球大部分地區仍未擺脫疫情影響,澳洲想在短期內找到中國市場的替代品,無異於緣木求魚。

國安議題 再被翻炒

部分澳洲媒體炒作中企租借達爾文港造成「國家安全疑慮」,非自今日始。這份租賃期達99年的協議於2015年簽訂,時任總理特恩布爾曾向國民大派定心丸,強調澳洲法律已規定,在任何被認為涉及國家安全的情況下,政府皆可接管碼頭等基礎設施。「國家安全」的冷飯到了今天再被翻炒,明顯跟中美惡鬥的國際大氣候密不可分,澳方是否受到華府壓力,不言而喻。

不管怎麼說,若澳方單方面終止租賃協議,不僅有違最基本的合約精神,於法亦無據。儘管坎培拉去年通過的《對外關係法》,授權聯邦否決地方政府跟外國達成的協議,但同時明確表示達爾文港屬商業協議,不在法案的覆蓋範圍。據估計,單是賠償給中方的違約金便高達60億港元,然而相對於中國企業撤資潮以至對該國主權風險評級的負面影響,可能只是小數目。事實上,澳洲充當遏華急先鋒,就得有付出高昂代價的心理準備,看看烏克蘭早前將中企持有大量股權的飛機引擎製造商馬達西奇收歸國有,烏克蘭就有人提出應向美方「追討」賠償給中方、高達36億美元的賠償,就知道作為美國棋子,很容易陷入「有汗出,無糧出」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