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一個古生物學團隊在雲南楚雄州,發現一個體長約1.7米的蜥腳型類年幼恐龍化石,不屬於任何已知屬種,亦是該區第二次發現蜥腳型類恐龍幼體化石。
來自雲南大學脊椎動物演化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及古人類研究所的團隊,在楚雄州祿豐的侏羅紀早期地層中,發現恐龍的完整頸椎、背椎及掌骨、以及部分頭骨、股骨及脛骨化石,分析指骨骼標本正處於個體發育早期階段,推斷恐龍年齡只有3歲,另從化石牙齒形狀估計,幼龍應為草食性恐龍,以進食蕨類等食物為主。
透過系統發育分析發現,此蜥腳型類幼龍屬大足龍類,同時又與其他蜥腳型類恐龍的演化關係差距甚遠,估計可能是未知的蜥腳型類屬種。祿豐地區的蜥腳型類恐龍化石群富含大量的古脊椎化石,目前已發現11個蜥腳型類。該項研究還首次整理分析祿豐距今約2億年的「紅層」年代學及生物地層,是雲南中生代含化石最豐富的地層。是次研究已發表在《地質學報》上。